当前位置:首页> 书籍推荐 >港股投资者说之知乎美股大V

港股投资者说之知乎美股大V

2021-04-06 02:52:18


他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但他们都热爱投资

他们有的重于投机,有的专注价值

但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港股投资者

云锋金融在国庆期间推出系列策划

用访谈的方式为您揭开真实的港股投资者生态圈

敬请关注



采访人背景:小散户一枚,有过短暂的美股分析师经历,知乎粉丝逾两万。以基本面研究为主,也会看看技术指标,信奉“百无禁忌,挣钱就行”。


股票投资年限:5年,港股投资年限:1年


Q:什么原因进入港股?


A:2015年股灾之后,就陆陆续续听到有人把资金转移到港股市场的消息,不过真正下定决心的原因,还是因为大老板在群里吼了一句,“今年港股市场一定会有一波机会,我们要把重心放到这里。”


作为一名敏(gen)感(feng)的投资者,如果对这样的信息还置若罔闻的话,实在愧对我多年的“韭菜成长日记”,何况这还是我们基金经理出身的大老板的判断。


当然,有想法和真正决定做之间还是差了很多功课的。在下定决心投资港股之前,我阅读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因为之前对美股比较熟悉,然后港股市场整体来说又和美股有比较大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基本面驱动啦,机构投资者为主啦,所以了解起来还比较快。另外我也特别研究了技术面,比如恒生指数在月线级别,如果能够破了前高的话那么趋势肯定会更强。所以,最后就下定决心要买港股了。


Q:还记得第一只买的港股是什么?


A: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接着上面回答,当时虽然下了决心买港股,但是具体买什么也不太了解。我自己的投资经验大部分都集中在美股市场上,对美股的科技类企业比较熟悉。而港股又是一个以金融、地产、基建等大市值公司主导的市场。


而且,简单的看过一些港股的投资者访谈和研究报告,感觉虽然港股市场在A股、美股、港股这三个市场里面流动性最差,但是却又一个最有效的市场,本身以机构主导,预测未来几个季度的盈利能力远超普通散户。作为一个小散户,承认市场比自己聪明,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所以也就不打算在港股市场找alpha超额收益了。


那么谈到Beta,大部分人的反应肯定是买指数,不过恒生指数让我不太喜欢的一点就是成分股里面有很多没什么成长性,而且还具备高杠杆属性的地产、金融股。然后,转念一想既然所有的牛市都是龙头股领涨,那么干脆买腾讯算了,也算是买了一个增强型的港股指数基金。而且看了一下腾讯的财务报告,资产负债水平、潜在业务(比如还没有完全释放的广告业务)、盈利增长都还不错。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估值挺贵的,当时2万多亿的公司按照1.3倍的peg来估,始终觉得有点滑稽。


结果没想到的王者荣耀如此火爆,造成腾讯的收入和估值都创了新高,一不小心中了一个戴维斯双击,看来我和港股还蛮有缘的。


Q:印象最深刻的经历?


A:最深刻的印象就是2015年股灾全程在场了吧。


因为一些个人原因,4800点才进的A股,牛尾没有抓到,却与熊头撞了个满怀。当时,证监会开始清配资,指数开始回调,风险开始积蓄,但是市场依然盲目乐观,认为跨越上一个6000点牛市近在咫尺,等到第一次千股跌停的时候,指数暴跌到4000点的时候,恐慌情绪才开始释放。然后证监会紧急纠结国内二十几个像重阳投资这样的私募,一边发联合申明说价值投资的机会显现,一边各掏腰包买了点成分股,市场有了千股跌停后的第一次反弹。我也是这个时候跟着大佬们进去的,当时还觉得自己特聪明~


然而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直接就高开低走,最后直接又来一个千股跌停,瞬间我就懵了。以我仅有几年的投资经历,完全没遇到过这样的极端行情,还记得当时国外的朋友还打趣的问,你们国家的大盘是在除权吗?


左思右想之后,就决定既然看不懂那就不玩了,然后在跌停板上把所有仓位都清掉。接着,又把模拟盘满仓分级A用来观察市场。在当时那个市场,用人心惶惶、流言蜚语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一方面大家将信将疑国家队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在股灾1.0,股灾2.0的进程中,千股跌停的惨剧中不断的徘徊究竟是割肉还是坚持。而我因为始终觉得看不懂当时的市场,也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是自己满仓的分级A模拟盘,却因为作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具有对冲效应的品种,而以正收益大幅跑赢了沪深指数,导致更加不敢轻易入市了。


股灾2.0之后,大概2800点位置,开始第二次尝试性建仓实盘,然后市场真正第一次的大幅反弹是从这里,一度也以为股灾已去,慢牛重启,又把仓位加回来,结果,证监会推出熔断模式,导致股灾3.0的发生。股灾3.0的千股跌停的第一个交易日晚上,我左思右想之后,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就在美股市场上,找到两倍做多沪深300的ETF (代码:CHAU),一咬牙,顶着两个点的贴水(因为市场判断明天可能会继续暴跌),放了等量做空仓位,用于对冲覆盖A股的仓位。果然,第二天开盘股指低开3个多点后,继续向7%的熔断机制触发。第一次熔断15分钟,接着触发了第二次熔断,导致当天交易所提前收盘,创造了近年来证券行业,提前下班纪录…….再之后,熔断机制被暂停,股灾3.0过去,市场波动率下降,慢慢走出阴霾,回过头来看,全程经历股灾,还基本没受什么伤,全靠胆小和运气好……


类似这样股灾中的投资经验,在港股市场其实也可以实现,因为无论是牛熊证还是反向ETF,都可以对冲自己的多头仓位,这个比起A股来说还是方便很多的,这也是我现在选择配置港股的一个额外的原因吧。


Q:最赚钱的经历?


A: 最赚钱的话,是指收益还是收益率呢,因为以前也瞎搞过期权,但是不成体系,基本上是大赚大亏,做了一场过山车。


港股的话其实就是腾讯了吧,这个之前也介绍过了,那我说说真正靠分析捕捉到的一只美股大牛股吧,毕竟港股和美股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可以供大家参考。


这家公司就是英伟达Nvidia。当时,朋友推荐了VR概念组合,提到了英伟达。然后我就去翻看了英伟达的资料,才发现这家公司很不简单,已经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无人车多方面业务做了布局,而且本身资产质量、企业商誉都非常好,也跟一些技术行业的朋友打听了英伟达的技术实力,总之,在GPU领域远远超过老二AMD。总之,无论是估值、还是资产质量、题材概念、管理层能力、企业商誉都感觉真是找不到一个缺点。


另外一方面,Alpha Go战胜李世石,把人工智能带进了大众视野,也带进了资本市场。当时看到的一个核心需求,就是人工智能所需要的计算能力,对GPU这种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芯片有大量的需求,这对于一个英伟达来说,是一个产业级的需求风口。Alpha Go 战胜了李世石,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和标杆之一,后续会大规模提高对GPU的需求。


后来,没过多久,英伟达的价值就被市场发现了,数据中心的订单源源不断的涌来,营收不断创新高。PE估值也从硬件制造销售的区间,进入了人工智能的区间。不过,可惜的是,中间因为自作聪明,想做一波高抛低吸,结果不小心踏空了一个很大的主升浪,后悔不已。痛定思痛过后,也就懒得再折腾短线操作了。


如果要将美股英伟达这样的案例对应到港股上,其实就是类似舜宇光学科技和瑞声科技这样的科技大白马。看准了行业前景、公司地位等因素,如果估值还不贵,那就得果断买入。因为港美股不同于A股,大家对于未来盈利的预期不会打得特别满,所以股价会跟着盈利增长慢慢向上,万一撞上风口估值还发生了切换的话,赚的还能更多。这一点对散户还蛮友好的,不需要内幕消息也能赚到钱。


Q:想对跃跃欲试的港股小白说点什么?


A:额,作为一个小白,我其实也不知道应该跟小白说什么。说“苟富贵,勿相忘”可以吗?(笑)


个人觉得港股因为机构作主导,散户流动性不足,所以在定价方面经常比较准确吧,常常不会给普通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一分净利润对应一分股价。


有时候看起来的AH溢价,或者同行业公司不同倍数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港股自身的定价机制决定的。所以,在逻辑上,太过直白的套利策略不推荐重仓持有。有时候,投资还是安全保守比较重要,华尔街有句老话,There are old traders and there are bold traders, but there are very few old, bold traders。


广告时间


看港股投资者说,不如下场自己练手。


云锋金融联手新浪财经和港交所,共同举办“云锋有鱼”杯全国港股模拟交易大赛,10月12日正式开赛,现正火热报名中!


无须开户入金,100万港元的模拟初始资金即刻启程。正股、窝轮、牛熊证、ETF全面覆盖,更有天天交易奖、单项产品奖,以及终极大奖等你来拿。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报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