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书籍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读书笔记(2)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读书笔记(2)

2020-11-07 19:28:37

第五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上个世纪50-80年代美国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金融监管开创了许多金融创新,诸如:自动转账账户、可转让提款通知书等,这些金融创新使得美联储不得不多次修订货币供给量定义,使得严格测算货币供给量已经不可能。经过金融创新后,货币乘数的决定变得更为复杂,货币乘数的预测也更加困难,使得M1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不稳定。

第六章 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

《拉德克利夫报告》

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且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整个金融体系。应该也“流动性”概念来代替传统的“货币供给“概念,而流动性资产不仅包括银行的存款负债,而且包括范围广泛的其他金融中介的短期负债。重要的不只是货币,而且是全部信用或所谓流动性。金融当局只有控制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才能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才能控制货币供给量。

格利和肖与金融中介机构的理论

他俩的理论更强调货币系统与非货币的中介机构的类同性。货币系统和非货币系统的中介机构在这方面的区别,并不在于这个创造了而那个没创造,而在于各自创造了独特形式的债务。

非货币的中介机构的扩展降低了货币需求同时也提高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削弱了货币供给的变化对利率、物价和实际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托宾与“新观点“

由于存在有法定准备金和最高存款利率的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和存款的扩张暂时不受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限制,即银行的边际收益一般总是高于边际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只要能获得追加的准备金就会追加贷款,扩张信用。同样的托宾也强调各种金融机构的同一性,作为信用工具,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只有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本质不同。新观点同时持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观点,认为货币供给决定于经济过程本身不是央行可以独自操作的。

对新观点的反驳基本上都是从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处着脚的(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存款准备金制度等等)

第七章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

1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2控制货币供应量

3央行进行信贷结构调整的工具

准备金制度有效性的评价

1存款准备金制政策有严重的副作用

首先央行调整准备金率将导致银行资金的周转不灵,使得原本保留的超额准备金一笔勾销,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2真正的作用有限

银行除了保留一部分准备金外,还可以通过向央行借入或者其他受到获得货币资金,以满足准备金率的要求。只要借款边际成本低于贷款边际收益,银行都会借入准备金,以扩大贷款和投资。这种情况下,央行很难实际控制准备金。

美国准备金制度的发展

1 上个世纪20年代之前,维持银行流动性

2 上个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控制银行的信贷扩张

3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控制货币供给量

4 90年代以来作为其他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辅助性工具和存款机构支付和清算的保障

次贷危机中联储根据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向准备金付息

三个主要理由

1减少准备金机会成本,提高银行效率

2较少货币供给稳定性

3抑制联储向金融体系个别部分投放流动性导致的货币扩张,使联邦利率保持目标水平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为财政筹集资金始终是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际结果和深层原因

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功能演变

1984-1988:中央银行筹集资金的收到

2004-2011:一般性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支付清算保证

2011年至今: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第八章 再贴现政策与货币供给

再贴现政策作用机制

再贴现率上升,融资成本上升,借入准备金上市,同时融资成本上升,贷款利率上市,信贷需求减少。此外还存在所谓“告示效应“但是在再贴现政策下,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一般来说再贴现政策只是辅助工具。

再贴现政策职能演进

1 :为会员银行提供准备金,并保障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2 :向工商银行提供营运资本贷款

3从短期性流动性支持转变为对清偿能力不足的银行的长期性支持

4 2003年以后: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性工具,次贷危机中最后贷款人职能进一步扩展。

在此阶段信贷便利取代了调整性信贷。主要不同点:贴现利率水平:之前低于联邦基金利率现在高于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申请银行的资格和使用限制不同:一般是财务状况良好的银行。二级信贷便利取代了延续性信贷便利。二级信贷便利高于贴现率(一级信贷)50个基点。次贷危机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只能得到了扩张,援助对象从传统的银行延伸了非银行金融机构。

再贴现政策作用的认识

再贴现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非常有限,主要还是体现在作为最终贷款人的职能方面

中国再贴现政策实践(略)差不多就是本来是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后来不是了

第九章 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供给

公开市场操作是大多数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来说,公开市场购买可以扩大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规模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市场利率。公开市场出售会减少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降低货币供给和提高市场利率。

有效性之争

有效:1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属于主动出击,可以相对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2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宣示作用“不会引起误解

              3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操作,不需要决定有价证券的收益率和利率,所以不会直接影响银行收益。

无效: 央行买入有价证券确实会降低有价证券的收益率,增加银行体系的准备金,银行也会降低利率,增加贷款,以减少多余的准备金,但是随着利率的下降,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也在下降,有可能会增持超额准备金。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职能演变

1上个世纪30年代前:联储获利的工具

2 大危机期间:公开市场操作成为调控的手段

3 40-50年代成为主要的调控手段

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和准备金的影响

公开市场购买对准备金的影响取决于债券出售方将销售所得以现金还是存款形式持有。如果以现金形式持有,则对准备金没有影响,如果以存款形式持有,准备金的增加而等于公开市场购买的规模。

公开市场出售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购买方的银行或者,购买者用银行支票支付,基础货币和准备金的减少额=公开市场出售的规模。

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

1 上世纪70年代以货币供应量作为目标(事实上的顺周期操作,因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操作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联邦基金利率,两者事实上是不相容的)。

2 1979-198210月:新的操作程序(基本目标变成了非借入准备金但是实际上货币供应量波动比之前更大,有说法认为联储改变操作程序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于自由操作利率抑制通胀)

3 198210月之后不在侧重货币总量

公开市场操作对联邦基金利率的影响

直接看图吧好麻烦


对联邦基金利率的评价

有的学者认为实际上没什么用,实际上只是公告作用的影响

对利率结构的影响

1961年第一次扭曲操作

政策目标:改变利率结构,保持短期国库券的高利率以鼓励增持美元(黄金外流呀,阻止黄金外流必须以高利率诱使外国人持有美元);保持长期债券的低利率以刺激国内经济扩张。

做法: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

结果:影响很小

金融危机时期的第二次扭曲操作

目的:在货币投放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扭曲操作买入长期国债,推低长期利率,从而推低长期贷款利率,以鼓励投资者买入高风险资产,促进经济增长。

结果:显著

始于1996 工具:回购交易,现券交易,中央银行票据

特点:随着外汇占款增长速度的阶段性变化,呈现不同特征。(2003-2008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对冲外汇占款的增长,2008年至今净投放)

交易品种从以央票为主转变为以回购交易为主

第十章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理论

1 以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凯恩斯主义

2 以货币供给量作为中间目标-(这里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反驳有点意思可以看看)



3 以股票价格作为中间目标-托宾(奇葩呀哈哈哈哈哈)

4 以基础货币作为中间目标-布伦纳

5 以自由准备金作为中间目标-波拉科

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二战后 以信贷规模和利率作为中间目标以刺激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

70年代后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货币主义)

80年代后一些国家选择利率为中间目标一些沿用货币供应量一些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个别高度外向性经济的国家还选择以汇率作为中间目标。一般来说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政策最终目标(产出、GDP、物价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很多央行转向了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这方面内容该书讲的相对较少,我会在下一本书《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中讲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