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书籍 >区块链的创业机会在哪些领域?

区块链的创业机会在哪些领域?

2023-06-05 09:59:46


以往技术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提升,而区块链带来的是生产关系的改变。


“The future has already arrived. It's just not evenly distributed yet.”


 - William Gibson


从2017年开始,区块链、比特币和加密币、ICO等概念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同时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2017年,比特币市值涨幅高达13倍,其他加密货币市值涨幅高达150多倍,催生着一个个币圈造富神话。


与此同时,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试水区块链,大量宣称向区块链转型的上市公司股票连续涨停,区块链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批主投区块链的风险投资基金应运而生,部分机构的投资模式也已经从股权投资演变成“股权+加密币”的投资方式。


2018年春节,全国人民在欢度狗年长假,渐次兴起的各种“链圈”和“币圈”却一派狂欢、无眠无休。在一些行业大佬的推波助澜下,“3点钟无眠区块链全球ING”(后改名为“3点钟创始区块链”)等众多形形色色的“3点”群(指凌晨3点还在热烈讨论)横空出世,群内的讨论也引起了各类媒体和自媒体的争相转发。


与此同时,华尔街对区块链的关注也持续升温。2018年2月9日,摩根大通发布了长达71页的《解密加密币:技术、应用与挑战》(Decrypting Cryptocurrencies--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的专题报告,系统探讨加密币对央行、银行业以及金融和投资市场的影响。


在此之前,高盛早在2016年5月24日就发布了题为《区块链:从理论到实践》(Blockchain--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的报告,精选了共享经济、智能电网、房地产产权保险交易、美国现金股票市场、再回购协议、杠杆贷款交易、反洗钱等七个领域,梳理了行业痛点以及区块链将如何对它们实现优化或颠覆。


围绕区块链,我们认为:


受制于技术、服务质量、,区块链短中期内不会成为一个通用基础设施,更不可能替代法币。


区块链对生产关系的改变将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但并非每个领域都会受到这种影响。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被区块链重塑,主要取决于区块链带来的价值(效率、体验提升、保密性等)能否高于其产生的成本(上链成本、交易时间成本等)。


区块链时代,去中心化的趋势将会深刻影响产业巨头的垄断利益;虽然巨头们已经开始在非核心业务场景试水,但还是会给创业者们留下大量能够影响甚至改变行业格局的创业机会。


基于底层技术的开发进展,预计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爆发至少还需要2-3年时间。


随着智能合约平台的不断成熟,应用层企业大量涌现,在跨境支付、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区块链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都超过100亿美元。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不再就与区块链相关的基础概念做过多阐述。为了方便读者,我们把一些我们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报告和文章作为附件附在了本报告之后并提供了链接。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区块链能否成为一个通用基础设施?


2.      判断某个行业是否适合区块链有哪些考虑因素?


3.      区块链是不是巨头们的新船票?


4.      区块链的创业机会在哪些领域?


5.      区块链离大规模实际应用爆发还有多远?



Q&A


Q:区块链能否成为一个通用基础设施?


A:区块链短期内(2-3年)不会成为一个通用基础设施,但未来潜力巨大。短期内由于技术还未成熟、算力有限,且在某些应用领域从中心化简单粗暴的替换成去中心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的服务质量,但长期来看,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改变了连接方式,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未来新的生产关系和信任关系将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区块链短期内不会成为一个通用基础设施,除短期技术成熟度和运算效率无法满足行业及时响应的需求外,主要因为在某些应用领域去中心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的服务质量。以往中心化平台的垄断收益,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中被分享给了所有的网络节点(例如参与比特币挖坑的矿工)。


没有平台运营者辨别、筛选、监督加入网络的每个节点,使得整个体系缺乏有效的准入和监督机制。因此将区块链作为一个通用基础设施简单地替换现有网络并不一定带来更好的服务质量。例如:“去中心化的Airbnb”中房屋信息准确性的缺失可能影响用户住宿体验,“去中心化的滴滴”中不良信用司机会影响乘客的体验与安全。


在区块链应用场景下,尽管房东与租户、司机与乘客的信用信息将在交易发生后记录,但中心化平台的缺失导致交易发生时双方利益难以保障,例如乘客遇到黑车司机无法启用滴滴的“紧急求助”功能。


互联网通过连接一切提高生产力水平,区块链通过新的信任机制改变了连接方式,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未来新的生产关系和信任关系将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经过20年的发展,互联网连接了人与信息(搜索引擎)、人与物(电商)、人与人(社交网络)、人与服务(共享经济),互联网通过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尽管互联网连接了一切,却是通过建立一个个中心化平台(例如Facebook、Uber和Airbnb)来实现的,平台中各方之间的信任是基于对中心化平台的背书,但中心化平台很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集中目标,平台公司也永远有倒闭或停止运营的可能。


而区块链通过一种全新的信任机制——去信任化(Trustless),使网络中不熟悉的节点间也可以直接建立信任关系,每个节点有相同的网络权力,不再存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任一节点停止工作都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可以说,以往技术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提升,而区块链带来的是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新的生产关系的构建带来的效率、安全提升将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Q&A


Q:判断某个行业是否适合区块链有哪些考虑因素?


A:区块链是否适用于某个行业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区块链能否有效提升该领域的体验和效率、该领域上链难度和成本是否高于区块链带来的价值提升、区块链的处理效率能否满足该领域的实际需要。


区块链能否有效提升该领域的体验和效率。首先,是否有必要形成大规模共识以确保信息真实性。例如:在金融票据交易中,存在“纸票一票多卖、电票打款背书不同步”的市场风险。区块链技术凭借全网公开的特性和不可篡改的时间戳,能够有效避免欺诈伪造。


因此,在票据交易领域,通过形成共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其次,去中心化能否带来网络整体效益的显著提高。例如:传统跨境支付包括电汇、国际卡组织(Visa、Master)等均存在流程繁琐、结算周期长、手续费高、占用资金大等缺点。


Ripple利用分布式账本和原生货币XRP(瑞波币)使参与银行能在不同网络之间实时跨国付款。多家参与银行凭借区块链点对点交易安全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实现有效协同,扩大了网络效应。


该领域上链难度和成本是否高于区块链带来的价值提升。区块链解决的是数字资产在不同节点的流通一致性及可追溯性。数字化资产(如:比特币)在链上产生,直接形成可信环境下的数字化封闭系统。


但现实大多数业态涉及线下实物资产,而实物资产需要大量的数字化工作,上链真实性需要保证,特定场景下甚至需要链上链下时刻同步,这些都成为应用区块链的成本和技术难点。因此,对某些领域来说应用区块链的成本和难度可能高于其带来的价值提升。


区块链的处理效率能否满足该领域的实际需要。有些场景中(如:个人小额支付),交易处理速度比全网共识、去中心化更加关键,而现有区块链技术的处理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场景需求。



Q&A


Q:区块链是不是巨头们通往更高级垄断的新船票?


A:区块链时代,互联网平台的经济模型不再成立。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与巨头目前商业利益相冲突,互联网巨头们会关注,会在非核心业务和场景上进行探索,但很难all in,所以给创业者还是留了窗口期和机遇。


区块链时代,网络平台的创造者不再是拥有者。当网络的边际成本趋近于网络的边际效用时,任何人可以在共同的区块历史和现有用户群体基础上分叉。以互联网约车平台为例,对司机来说,边际收益为向乘客所收车费,边际成本为向平台所交佣金(通常是车费的一定比例)。


随着用户不断积聚、司机不断增加,网络效应越来越明显,平台话语权也越来越强。但是如果平台将佣金比率持续提高,要么1) 司机获得的利润不断降低,要么2) 司机将平台佣金涨价转嫁给打车用户。


因为已形成网络效应的网约车平台重置成本很高,只要司机有微利可图,平台垄断地位可以一直持续。而在区块链的网络中,一旦网络的边际成本趋近于网络的边际效用,任何人可以基于网约车已有的区块交易历史和用户基础进行分叉,而新链上佣金比例较低,司机可以通过降低车费吸引用户向新链迁移。


巨头目前主要在非核心业务尝试区块链。巨头享受了垄断带来的额外收益,而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可能打破巨头在各自领域的垄断地位,大型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对区块链“又爱又恨”。


对金融机构来说,即使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其对区块链的探索也有很强意愿,但现阶段试水还是集中在外围非核心的系统、业务和场景中,且多以联盟链或私有链的方式。


对互联网巨头来说,会关注,会在非核心业务和场景上进行探索,但很难all in,所以给创业者还是留了窗口期和机遇。




Q&A


Q:区块链的创业机会主要在哪些领域?


A:区块链创业机会集中在应用层,在跨境支付、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区块链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都超过100亿美元。


区块链创业机会分为底层技术和上层应用,但随着智能合约平台以太坊、EOS等的发布,降低了区块链应用开发门槛,而区块链去中心化带来的效率、安全性又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大部分创业机会将集中在应用层,即基于行业应用的“区块链+”项目。


存在大量交易数据且需要建立很多信任契约关系的行业,最容易出现区块链的创业机会。金融行业对数据处理要求高且有较强的支付意愿,所以应该是最先被改造的行业,包括跨境支付、跨行支付、清算、结算,银行间联合贷款和清算,一二级市场数字货币的投资机会,加密货币上下游生态等。


第二类容易被改造的行业,包括文化、娱乐、知识版权等。第三类容易被改造的行业是游戏行业。


在首先接受区块链的金融领域,以跨境支付为例,区块链能帮银行节省130-170亿美元的手续费。传统的跨境支付所需中间环节众多且因各国清算程序不同,导致结算时间长达2-5天,且需要支付大量手续费。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能摒弃中转银行的角色,不仅能减少手续费、提高汇款效率(Ripple能将这一时间缩短至4秒),而且由于分布式账本的特性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6年双边汇款规模为5,735.5亿美元,全球汇款手续费率为5.29%-7.09%(截至2017Q4,5.29%为加权平均值,7.09%为平均值),根据ripple区块链能帮银行降低42%的手续费。因此,区块链的全面应用能节省130-170亿美元手续费。




第二类容易被改造的行业,包括文化、娱乐、游戏、知识版权等。以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为例,区块链能替换至少6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现有体系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导致复制篡改传播信息成本几乎为零,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归属不清、任意盗版、版权纠纷等问题。区块链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可以减少授权和管理费用,简化手续,同时还能随时随地进行知识产权证明从而有效避免盗版。


这一类的区块链创业企业越来越多,国外的Monegraph、Colu、Blockai、SingularDTV以及国内的亿书、纸贵、原本(七印科技)等创业团队以区块链版权为主攻方向。


知识产权主要有三大类业务:商标、专利、版权(即著作权)。相应的产业链包括知识产权确权、交易、。在商标、专利领域,在区块链背景下,,所以主要关注确权市场和交易市场。区块链能替换近600亿美元的市场。



在版权领域,以音乐市场为例。根据IFPI,2016年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为78亿美元,实体音乐市场规模54亿美元,且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如果区块链替代Spotify等流媒体进行数字音乐分发,预期未来能够替代近百亿美元市场。


第三类容易被改造的行业是游戏行业,区块链游戏有近千亿美元[1]的想象空间。“区块链+游戏”的结合中,玩家创建的个人角色信息具备加密货币的保密性、可追溯性,而玩家装备等是独特的、基于区块链交易的不可变更资产。由于去中心化的特性,游戏开发者也没有权利修改玩家信息,使得玩家角色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数字资产。


因此,区块链在保障玩家权益的同时,增加玩家数字资产的流通性,同时通过虚拟游戏币的交易以及玩家自定义价格,减少开发商对游戏经济系统的影响,维持游戏经济系统的稳定性,还能够有效减少游戏纠纷和作弊。游戏公司纷纷涉足区块链游戏开发。


2017年11月底,海外一款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养猫游戏《Crypto Kitties》突然走红,根据Eth GasStation,该游戏仅上线一周,就贡献了以太坊上14%的交易份额,促成了近200万美元的以太币交易。


2017年12月,A股上市公司壹桥股份推出了养马游戏《宝利马》。2018年1月,网易宣布即将推出区块链游戏《招财猫》。2018年1月,一家美国游戏工作室与蓝港互动合力推出《加密狗》,与此同时游久游戏上线区块链游戏频道。


[1] 根据游戏市场研究公司Newzoo预测,2017年全球游戏市场的收入规模预计将达到1160亿美元,其中主机游戏333亿美元


Q&A


Q:区块链离大规模实际应用爆发还有多远?


A:任何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是技术成熟,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目前的开发进展,我们预计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爆发至少还需要2-3年时间。


目前影响区块链应用落地的技术难题为扩展性、安全性和隐私性。可扩展性在2018年将得到极大改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所有智能合约平台在长期发展中需要不断完善的。


2018年,以太坊开发将进入第四阶段—宁静(Serenity),着力解决以太坊扩展性问题,主要体现为混合了PoS(权益证明)的Casper协议将于夏季正式运行,密集研发的分片(Sharding)方案预计2019年进入成熟期并于2020年正式投产。


采用DPoS(股权委托证明)共识机制的EOS平台将于2018年6月发布第一版,其在压力测试中已实现每秒1-10万次交易。因此,智能合约平台预计2019年发展较为成熟,而基于智能合约平台的去中心化应用预计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爆发。



我们相信,在资本涌入和行业领跑者带动的双重作用下,未来会有更多成熟应用落地、更多专业化区块链应用的创业公司出现。


延伸阅读:区块链流行病学


区块链恐慌症患者被告知“要拥抱时代,拥抱变化,拥抱未来”。多年来,他们最熟悉的是拥抱自己的同类,完全不了解如果拥抱“变化”应该从哪儿下手。最后,他们选择了拥抱呼吁他们“拥抱变化”的人。


这是《自然》杂志(Nature)1869年创刊以来,第三次从群体行为学角度关注中国。


第一次是1900年,《自然》发表康拉德爵士的论文《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刀枪不入?》,对当时中国一个被称为“义和团”的组织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组织成员具有坚定的信仰,或者至少看上去如此,因为他们习惯依靠念诵咒语和怪异的肢体扭动来抵挡子弹和大炮


他们信仰的神灵来自于评书、戏曲和小说,比如诸葛亮、孙悟空和关二爷。很难相信,这些在中国民间深受喜爱的人物会保佑他们的膜拜者拆烧教堂和铁路、残杀教徒和外国公使。


康拉德爵士认为,这个喜欢以红布包裹自己的群体的出现,并不仅仅是由于缺乏教育,他们很可能长期食用了某种H₂O含量过高的食物,从而给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但是,康拉德爵士在论文结束时提醒读者,“拳民们并非木偶,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蠢,他们甚至堪称狡诈。在多次目睹同伴们中弹身亡的事实后,他们并没有大惊失色表现出对信仰的怀疑,而是在下一次冲锋时开始彼此谦让,对来自首领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悬赏变得无动于衷。”

 

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杂志第二次发布有关中国人群体的文章,作者是格雷厄姆·格林博士。他被当时中国盛行的一种叫做“忠字舞”的集体舞蹈所吸引,并初步判定它是间歇性精神癫狂的症状。但是,间歇性精神病何以如此大规模成建制发作?


格林发现,舞蹈表演者们具有坚定的信仰,或者至少看上去如此,因为他们舞蹈并不是出于欢乐,而是作为向同一个并不在场的人表达忠心的方式。他们想必相信那个人一定喜欢这种机械运动,虽然在旁观者看来,它语汇贫乏,不过是对伴奏歌曲的幼稚图解,充满大脑功能删除后的愉悦和无所畏惧。


他们在舞蹈过程中挥动手中的“红宝书”或者红绸巾,疯狂呼喊一个人的姓氏和职位,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这样的场面让格林博士想起康拉德爵士的论文。他注意到这些舞蹈者与义和团在意识和行为上的整体相似,他们随时随地表达对正义的信仰,然后随时随地打人、杀人、焚书、告密,砸烂他们的先民曾感到愉快的世界。不过,格林博士不同意康拉德爵士将义和团的出现归因于食物中毒,他同时也收回了自己关于“精神病”的判断。他承认尚未找到答案,同时不无轻松地声明,他对那个或许存在的答案已经失去了兴趣。

 

这是第三次。起初,《自然》杂志以为在2018年春节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瘟疫,但很快就改变了这一看法。除了精神亢奋无法入睡,那里的人们身体还算健康。不过,他们越来越沉迷于对着一个叫“区块链”的东西胡言乱语,根本停不下来。

 

因为教育背景不同,谵语者们的地位也相应悬殊。能使用英语是一个优势,即便只是单词展示式的英语。使用coin显然要比直接说“币”高级,如果再能把“链”称作chain,那就意味着与区块链的距离已经非同寻常地近。

 

但是,任何学问都经不住人们不睡觉地学习,区块链术语的普及速度让鼓吹者们开始感到恐慌。分布式记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硬分叉已经妇孺皆知,新的词汇,技术开发者们尚未放出,如果要继续保持让人景仰的思想高度,除了想象已经没有更快捷的途径。


事实上道路是宽广的,比如就货币领域而言,把金本位、流动性、货币乘数、通货膨胀、M1M2引入讨论是很恰当的:你知道去中心化,?

 

鼓吹去中心化的人成了“教父”,。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新话的制造需要勇气,必须能够对自己的不安和听众的嘲笑视而不见。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真理是靠暴力取得胜利的,语言暴力是其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新话的制造者非常清楚,面对一个概念异常丰富、思维异常混乱的话语系统,没有多少人能长时间保持坦然。

 

可以想象,相对论、量子物理正在赶往区块链的途中。

 

区块链恐慌症患者被告知“要拥抱时代,拥抱变化,拥抱未来”。多年来,他们最熟悉的是拥抱自己的同类,完全不了解如果拥抱“变化”应该从哪儿下手。最后,他们选择了拥抱呼吁他们“拥抱变化”的人。

 

《自然》杂志注意到,类似的焦虑在中国是周期性的,而且近10年来新旧焦虑交替的频率明显加快,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思维、O2O、虚拟现实、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都曾让中国人感到“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通常情况下,美国负责技术进步,中国负责复制并迅速使之上升成为恐吓大众的哲学。

 

在这场最新到来的大规模焦虑中,一些先知先觉的“炒币者”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全天不打烊的股票交易所。他们对哲学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区块链最现实的应用就是发行虚拟货币并套现。他们一贯奉行闷声发大财的宗旨,个别时候,也会对来自传统投资者的指责反唇相讥,指出大家本质上是一丘之貉。

 

“毫无疑问,”《自然》杂志最后写道,“区块链是伟大的思想和技术革命,但是我们发现,像以往一样,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区块链’,一种在技术天才们的头脑里,另一种,在中国人的微信群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