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书籍推荐 >聪明的投资者做小强

聪明的投资者做小强

2022-07-06 03:56:32

聪明的投资者做小强
标签:投资,金融


如果把资本市场比作一个大森林,那么在这片森林里,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被视作不同的动物。

有些投资者喜欢快进快出,瞅准机会一掷千金,那么他可能是一头猎豹。有些投资者喜欢闻风而动,跟着新闻中报道最多的投资趋势去决定自己的买卖决策,那么他可能就是一匹野牛,每次都跟着其他牛群不停奔跑。每一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少有投资者会愿意去做一只蟑螂(小强)。

小强外貌丑陋,肮脏无比,让人一看就觉得讨厌。那么为什么本专栏(伍治坚证据主义)要提倡广大投资者向蟑螂学习呢?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下来的顽强的生命力


蟑螂这个物种,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大约3亿2千万年。相比之下,现代意义上的人类祖先,大约在6万年前从非洲开始向世界其他各大洲迁徙。也就是说,蟑螂在地球上的生命史,是人类生命史的5,000倍。“蟑螂走过的桥,比我们人类走过的路还要长的多”,大约是符合事实的。


在地球的历史上,有过五次生物集群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中,很多看似强大无比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等)都遭遇灭顶之灾,难逃被灭种的命运。蟑螂大约在第二次生物集群大灭绝(泥盆纪灭绝事件)后开始出现,并且顽强的顶过了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生物集群大灭绝,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举个例子来说,在第三次生物集群大灭绝(二叠纪灭绝事件)中,当时地球上70%的陆生脊椎动物,96%的海洋生物,以及83%的昆虫属类都遭到了灭绝。但是,蟑螂顽强的活了下来。在第五次生物集群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中,当时地球的主宰者恐龙不幸没有逃过被灭种的命运,但蟑螂再次神奇的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蟑螂的生命力如此顽强,有什么特殊的秘诀么?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按照一些生物学家的观点,蟑螂的求生系统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每当它感觉身边有风(预示着对自己的威胁)吹来时,它立马会往反方向逃跑。蟑螂的脑袋容量非常有限,这决定了它不可能会有很复杂的生存策略。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生存系统,让蟑螂比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其他物种都活的更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强”。


在我们的金融投资领域,这个道理也是类似的。成千上万的投资者,为了追求更快和更大的回报,设计出各种复杂的交易策略,绞尽脑汁去预测美联储何时会升息,中国人民银行何时会调整汇率,或者三个月以后的石油价格会是多少。但是复杂的系统未必更有效。2008年金融危机中,各种大银行极其复杂的风险控制模型没有能够帮助这些银行避开次贷对于这些银行的毁灭性的打击,就是一个“复杂反而更脆弱”的典型例子。


与之相对应的,如果我们采取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强”投资策略,紧遵几个重要的投资原则(比如控制成本,多元分散,长期坚持等),其有效性可能远远高于很多投资者的想象。这样的例子在金融历史中比比皆是。



1979年8月,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发表了一期“股票已死”的专刊。在1970年代,由于美国通货膨胀率非常高,因此股票的回报受到了极大影响。市场上对于股票的看法一片悲观。绝大部分的专家,包括商业周刊的编辑,都对股票市场十分看淡。



美国的各大专业投资机构,包括绝大部分的养老基金,也受到股票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因此在股票上的配置相对来说比较低(38%左右,上图左侧第一个柱子)。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在接下来的二十年(1980-2000),美国股市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大牛市。道琼斯工商指数从1980年初的2,700点左右上涨到2000年初的16,000点左右,整整上涨了500%。


随着股市慢慢上涨,大型机构开始被股市的投资回报所吸引,因此慢慢增加他们资产配置中的股票的比重。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养老基金的股票配置平均比例,从38%逐渐上升到57%。股票取代债券,成为最受大型机构青睐的资产种类。



但是市场再次将这些大型机构玩弄于股掌之间。2000-2010年这十年,是美国历史上股票回报最差的十年,每年的净回报为负(见上图)。这些养老基金们在最错误的时间,将最多的资金放在了最错误的资产类型里



Source: State pension data 

“聪明”的养老基金们,其资产配置的历史业绩实在很难让人恭维。上图显示的是美国各州的养老基金过去27年的历史业绩和风险(标准差)。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州的养老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Risk adjusted return),都不及一个简单的“蟑螂组合”(60%股票/40%债券投资组合)。

所有这些大型专业机构,都花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分析市场,建立了各种非常复杂的资产分析模型,加入数以万计的变量来做出各种预测,目的就是为了“战胜市场”,为他们的投资者提高收益。但是很可惜的,他们全都失败了。

简单实用的“小强策略”被事实证明更加经得起考验,也更加靠谱。专业机构的历史业绩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散户和金融小白?

多元分散,长期持有的“小强策略”的有效性,不光仅限于美国。这样的投资方法在国际市场上也是非常管用的



上面这张图显示的是过去100年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的回报。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十年区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回报大相径庭。 比如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发达国家的股市表现要比发展中国家出色很多。但是到了21世纪的头十年(2000-2010),发展中国家的股市表现又超过发达国家。而这个情况到了最近几年又开始发生逆转。 

这张图告诉我们,要想预测接下来十年哪个国家/地区的股市回报更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举个例子来说,2000-2009年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回报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特别是当时美国刚刚完成了互联网革命。而2010年开始的这几年,发展中国家回报又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要知道,只不过几年前,还有很多人为“金砖四国”的概念兴奋不已,纷纷预测发展中国家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呢。

如果我们把投资范围局限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那么我们就可能面临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导致自己蒙受非常严重的投资损失。而如果我们秉承多资产,多国家,坚持长期的“小强策略”,则不管是高通胀时期的1970年代,还是股票飞涨的1980-2000年代,或者是2000-2010年代的新兴国家飞速发展年代,我们的投资组合都能应对自如,为投资者带来合理的回报,不至于因为错误的押注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通过坚持一个简单实用的策略,不管怎样先活下来”,这恰恰点中了“小强精神”的核心思想

能够在过去3亿多年中,经历三次生物集群大灭绝而不倒,“小强”靠的不是高人一等,不是傲慢偏见,而是它的务实和卑微。“小强”没有依靠那些“高大上”的复杂系统。相反的,它只是靠一套行之有效的简单系统,并且长期坚持。这,可能就是我们广大投资者需要向“小强”学习的精髓所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据来源: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nk/wp/2014/02/11/there-have-been-five-mass-extinctions-in-earths-history-now-were-facing-a-sixth/


Richard Bookstaber, A Demon of Our Own Design: Markets, Hedge Funds, and the Peril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2007


Dylan Grice, The last popular delusions, 2012 


Elroy Demson, Paul Marsh and Mike Staunton,Triumph of optimists,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