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联盟新闻 >神游尼泊尔,只为与你相见

神游尼泊尔,只为与你相见

2020-11-02 20:51:11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


《后院听书》第152期:《只为与你相见 神游尼泊尔》

主讲人:邵义安



只为与你相见

邵义安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1

邵义安热爱摄影,颇下过一些功夫,他的本职是行政管理,由于他勤于读书、思考,涉猎广泛,对于人生、社会有自己的独到思考,拿起相机自然而然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言之有物,作为摄影人这很难得。


数字时代,图像信息多如牛毛,但图像的信息负载量毕竟有限,且见仁见智,解读多义,相伴以文字就很必要,特别是以认知为主的图像。《只为与你相见》图文并茂,图像留存了他的“观”,文字表达了他的 “感”,相应生辉。作者的文笔颇见功力,语言清新流畅,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装帧设计也别具一格,新颖大方,与画册的主旨相得益彰。


精彩文摘


图文 | 邵义安

摘自 |《只为与你相见 神游尼泊尔》邵义安美篇


在没去尼泊尔之前,我曾把她想象成这样一幅景象:那是一个座落在雪域高原上的长条形小国,人们都生活在高山上。海拔高的缘故,阳光虽强烈,气候却异常寒冷,植被稀缺,人烟稀少。雪山环抱的山坡与沟谷中,三三两两散布着一些石屋土房与牧帐。当地人穿着厚厚的羊皮衣裳一定要是袖子很长、白色翻毛的那种。男人策马挥鞭,在山坡上放牧牛羊,身下一定会有牧羊犬在追逐;女人提着奶桶刚刚起身离开身边的奶牛或是母羊,附近的牧帐里正升起袅袅的炊烟……


到尼泊尔一看,哈!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相差十万八千里还带拐弯哩。



和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古老、喧嚣完全不同,博卡拉因费瓦湖而变得恬静和安宁。费瓦湖的清晨就这样悄悄来临,让人怜爱得甚至不敢走近,怕走近会破坏这样的安宁,只在岸边轻轻地按动快门。



费瓦湖是尼泊尔最大的湖泊,有"博卡拉中的绿宝石"的美称,受到世界各地旅行者的赞誉。当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不由得心中豁然开朗,午后的阳光洒落在湖面上,倒映着安娜普尔纳雪山的倩影,随着阵阵清风拂过,荡起波纹,这情景,美醉了!


乘小船游览费瓦湖,清澈明净的湖水,淳朴憨厚的尼泊尔船夫,让小船静静滑行在梦幻般的湖面,这是每一位到过博卡拉的人极为称道的事情。



当汽车在拥挤狭窄的加德满都街道上穿行一阵之后,停靠在一堵红砖墙旁,我就被前面一片茂密而葱翠的园林点缀的庭院魅惑了,踏入德瓦里卡酒店大堂内,外面的喧闹声戛然。



木雕和陶塑装饰都精美绝伦,每一块砖瓦都是由优秀工匠手工制成,每一片木刻都有百多年历史。整座酒店的一砖一瓦都来自过去的尼泊尔,凝聚了创建者对尼泊尔传统文物的深厚感情。



下午雨过天晴,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村庄、还有层层梯田在薄雾中时隐时现,分外缭绕。落日温馨的阳光洒满农舍,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游走在山顶的高岗上,360度的巡视,像狙击手似的时不时端起相机,兴奋的徕卡M9与佳能无敌兔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咔嚓、咔嚓"地唱起欢乐的歌,异国风光涌进我的镜头,让我渐入佳境。



按常理,在国内观日出日落,赏雪山一般都要早出晚归,来回奔波。而我们,在酒店的阳台上竟能如此清楚地目睹雪山梯田与农舍,还有那霞光万丈、日照金山的景色,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是印度洋的季风给尼泊尔人民带来山青水秀,而山对面的中国藏区植被奇缺、空气稀少。我们祈盼着印度洋暖风能吹过喜马拉雅山麓,给西藏大地送去滋润万物的雨水和空气,让我们的藏族同胞也能如此幸福快乐!



注意到下面身着红格子衬衫那位老兄了吧?我们上到象背时,我就看到他了,他颈挂高倍望远镜,为的是能够发现远方的野生动物;手持佳能7D配100-400变焦镜头,望远镜发现猎物后,就可以收入他的镜头,成为佳片;当然还有手机之类的通信工具,真可谓全副武装。


大象在行进过程中别人拿着卡片相机,虽说画质不理想,但也能拍。可他就一直这个动作,护着他的宝贝们。设备之精良、装备之全面,可没考虑环境,却成了负担。他想要的东西太多,从装备上看,也有可能去实现,就是没有具体分析,在那晃动的象背上,他做不了那么多事情。人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不可太多啊!否则,就会像这位仁兄一样,拥有最好的装备,虽然很投入、也很用功,却一事无成。



在Rapti河或纳拉亚尼河上划独木舟是游览公园比较悠闲的方式,或许你能看到水鸟和鳄鱼。如果够幸运,没准你还能看到非常罕见的恒河豚。



骑着一头5吨重的大象在丛林间慢悠悠地走,绝对是在公园内观看野生动物的最佳方式。象背漫游使你高瞻远瞩、居高临下,而且与喧闹的吉普车或步行者相比,野生动物更习惯于大象的脚步声。



尼泊尔没有什么户内浴池,在户外洗浴是流传下来的习俗,不仅仅对于男人,美女们也是如此。原生态的当众洗浴成为尼泊尔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初次访尼的游客通常会把尼泊尔描述成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这或许是信仰及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但当你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也有烦恼,只不过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并非太过执着,更多的是随性与宽容,人的欲望也没那么多,而这些又恰恰是大部分城市人身上固有的特质。



面对镜头的他们是那么的从容和大方,有时因为我们递上的一块中国糖就幸福无比,那种满足的感觉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快乐和幸福驻在心里,写在脸上。



从她家门路过,漂亮的小姑娘接过我递给她的糖果,露出微笑。



看到我端着相机从村口走来,与骑行嬉闹的他们相遇后,他们跑回室内躲了起来,我拿着糖果喊他们出来,腼腆的他们笑着与我打了个招呼。



尼泊尔的儿童是快乐的,街坊四邻的孩子时而成群围在一起玩游戏,时而在街上奔跑嬉闹,完全不知疲倦,犹如孩时的我们。那充满纯真的眼神,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途中偶遇学校,我这头端起长焦,孩子们在那头做着各种造型欢迎着来自远方的我,旁边的三位青春少女微笑地看着我们。



虽然传统和宗教氛围浓厚,但尼泊尔人,对外来的新鲜事物和文化相当包容,这也是他们对各国旅行者的尊重。他们喜欢搭讪聊天,以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为骄傲。尼泊尔人普遍有懒散、不守时的特点,让人感觉生活像是在电影镜头里慢慢地播放着。



在尼泊尔感受淳朴,享受人性回归,这种坦然而积极的日常劳作,又何尝不是生活的真正品味和精神家园的回归。


  

当车子停下来的时候,小商贩蜂拥而至推销着水果,拉着萨伦吉四弦琴演奏当地的民乐来推销特色乐器,特别是这首脍炙人口的《Resham Firiri》,让人印象深刻。歌词大意是:"纱巾飘逸,飞向山涧。我端起,不是对着梅花鹿,而是要把心中的丘比特射向亲爱的你!爱你在心有口难开,咕哩咕哩可以呼着狗,苏哩苏哩也可唤着猫,那我该拿什么来召唤着你,让你早点出现在我眼前,我们相拥在路口,相爱在人间!"曲调简洁明快,极富尼泊尔风情。



这样的方步,在我们"时间就是金钱"的大都市很难看到了吧?


仔细想想,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最终都会回归大自然。你快步如飞、日理万机也不能延长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我如此漫步也不会减少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与其像你那样飞步跑向终点,还不如像我这样慢慢的走完人生!



唐卡名师和资深画师的作品工笔细腻一些,技艺高超一些。同样大小的一幅绿度母,师傅和徒弟绘制的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而由于唐卡类似于工笔画,所以画师的年龄也很重要,一般一个画师巅峰状态大都在35岁到45岁之间,35岁之前,画艺还不成熟,对的理解也有限,而45岁之后,由于视力下降,能够绘制出的精品也就相应减少。



在皇宫广场,由来自法兰西的八名青年组成的铜管乐队,演奏着世界名曲,吸引了大批当地民众,台上台下共同演绎欢乐。一曲《Resham Firiri》响起,掌声雷动,观众齐声高唱。观众的热情感染着乐队,乐手们尽力地表演着。近一小时的演出,气氛异常活跃。这时,乐队应观众强烈要求再次演奏《Resham Firiri》,随着熟悉的旋律,大家齐声高唱,场内欢声雀跃,达到高潮!



尼泊尔盛产铜,制作出来的铜器品质非常高。这些铜器精巧别致,造型纹饰别具匠心,非常有特色,在古城随处可见售卖各式各样铜器的商店。



妇女们提着水桶到井边打取一天的生活用水,待完成洗漱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大部分人们生活是很清贫的,甚至还有一些人连生存都成问题。


但是清贫不代表不快乐,尼泊尔人其实过得很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喜悦,是浓厚的信仰情怀所带来的。他们不抱怨生活的不公,更乐意去享受生活,以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诠释着对于生活的理解。无论在日常劳作,还是在平时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表现出超强的生命力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的手艺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尼泊尔人是灵巧而充满智慧的创造者,唐卡、木雕、陶器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没有机器的呆板与重复,充满着个性与韵味,尼泊尔手工艺者身体力行着祖先留下的智慧,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看着穿着各式纱丽的尼泊尔妇女穿梭在各个小贩的摊位间,或闲聊,或讨价还价,只有在这时才会觉得是真正的走进了尼泊尔人的生活,而且是最市井的生活。


  

因当地生活的原住民相信通过面具可以保护他们免受疾病和自然灾害,于是形成了部落面具制作的传统,无可争议地成为尼泊尔先民早期生活遗留下来的文化见证。



这里既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奢华气派的城市广场,首都甚至还不如我们的一个县城,但当地却鲜见欺诈,兑换货币从不担心假票,购买食品也不必先检测是否掺杂什么化学制剂。在秤砣底下放一块吸铁石之类的鬼把戏,老实的尼泊尔小贩们。



尼泊尔只有两千三百万人口,却有三亿三千万位神祇,自称是个"神跟人一样多、庙宇跟房舍一样多"的国度。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尼泊尔人,每天起床,出门拐弯即可祭拜。



尼泊尔神庙密集的程度让人吃惊。"屋有多少,庙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的说词一点不夸张。


虽说这是一个朝觐之城,但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很多宗教城镇,无论是在寺庙里,还是小巷的神龛、佛像前,没有弥漫于空气之中的浓郁香火味,也没有五体投地的膜拜人群。更多的是看似懒散的人们,他们满足于现状,过着一种无欲无求的平淡生活。



正因为这一系列历史和信仰原因,尼泊尔的人们依然固守在自己创造的富有的精神世界里。它们乐观而富足,淳朴而幸福。如果说这次尼泊尔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些人文纪实照片,那些上学或嬉戏的孩子们,那些劳作或拜神的人们,毫无做作的笑容直抵内心的柔软。喜欢这次旅途中所有陌生而纯真的面庞,喜欢那些在路上的人们,让我更加明白幸福就是不必时时恐惧、寻常的日子依旧。



这是一个有信仰支撑的国家,心灵可以荡涤污泥浊水。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起码的信任、友善和温情。



当我站在巴德岗尼亚塔波拉神庙顶上,沐浴在金色的晨光里,有那么一刻,佛性和人性融为一体。望着陶马迪广场熙熙攘攘清晨拜神的人们,听着人声鼎沸中铃铛清脆的拨动声,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佛即是人,人即成了佛。



作者&分享人介绍



邵义安,武汉市城建委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后院读书会资深会员。工作之余喜欢摄影、旅游,自驾游跑遍中国大陆,擅长纪实摄影。



编辑:Krislin   校对:大许


欢迎加入后院读书会,成为会员

收听更多好书推荐!


AND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往期《后院读书》精彩内容:


《奇点临近》|《未来简史》|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2084》|《机器之人》|《机器人叛乱》|《孔夫子与机器人:科技文明中人类的未来》|《未来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独学术》|《全球通史》|《理性史》|《一根稻草的革命》|《元素周期表》|《世界文明史》|《极简欧洲史》|《中国史》|《家国天下》|《陆王学述》|《王阳明大传》|《工具》|《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柏拉图灵丹》|《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正念》|《发现孩子》|《论人的成长》|《遗失的智慧》|《爱的艺术》|《西太后:薇薇安·威斯特伍德》|《恋人絮语》|《液态之爱》|《杜尚访谈录》|《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罗兰•巴特自述》|《蒙马特遗书》|《北欧现代诗选》|《它们没有大脑。但他们有智能》|《无快乐的经济》|《看不见的森林》|《四本书拼出的摇滚史(上)》|《四本书拼出的摇滚史(下)》|《瓶花谱》|《斯通纳》|《夜航西飞》|《夏山学校》|《动物有意识吗》| 《空谷幽兰》|《练习的心态》《鸦片战争》《论语》|《爱因斯坦文集》|《西学东渐记》 |《舞草龙》 | 《造房子》|《上海.爱》|《人间帖》|《华夏上古神系》|《活在我们阅读中的女性思想家》《追寻历史:一个记者和他的20世纪》|《十力语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