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联盟新闻 >寒门再难出贵子,关键在“门”不在“寒”

寒门再难出贵子,关键在“门”不在“寒”

2021-04-01 18:06:39

 

       

       最近几年“寒门再难出贵子”时不时的占据网络热词前列。从在在银行工作十年的某HR在网络上发帖《寒门再难出贵子》到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再到2017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耿直言论等等,似乎都在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曾对1987—2005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做过一次调查得出以下发现:

1、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2、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下滑。

3、2000年之后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一点。

也就是说寒门子弟挤进名校的越来越少。似乎这就是大家热议的“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依据了。


下面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

1948年,有个名叫王淑贞的江苏女子带着13个孩子跟随富商丈夫迁居台湾。不幸的是,次年丈夫在苏南购鱼苗乘太平轮运往台湾途中不幸遇难。

    

    丈夫的突然去世,让这个子女众多的家庭一下子失去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此后,这个出身富有家族,向来不问家务、玉手不沾滴水的“大家闺秀”、“富家太太”只能放下身段,当起了“下人”和“帮佣”,给富人家里带孩子、洗衣做饭、家教音乐。

    

       她所有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一双手,一双可以没日没夜工作、能挣到钱帮她养活全家的手。如果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家庭,可能早就让孩子辍学打工添补家用了。

    

        可她却严格教育孩子,要他们每个人都要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以后要有本事有出息”。即便在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一家人蜗居郊区简陋小屋的时候,她也坚持让孩子往返几十里地上学,从不曾间断过。

    

       最终,她的13个子女都成了博士,从事科研、商业、艺术、IT、金融等各个领域,其中还有三位获得“美国十大杰出青年”。

    

        她,,一位横跨三个世纪、被美国两任总统赞誉为“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女子。


    :上海商学院毕业,从商。

:台湾农学院、美国纽约大学从事科学研究。

:、美国环保水利工程师。

:、美国文具公司工作。

:上海家政学校毕业、美国时装设计。

    李小枫(女):台湾大学农化系、美国爱德华大学硕士、美国匹茨堡大学博士、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

:台湾东吴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毕业、任美国柏林证券副总裁、美国石化公司总裁。

:美国杜鲁大学毕业、美国保险公司电脑设计。

:台湾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

: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任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研究院副院长。

: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康州警政署长、国际知名“神探”。

:台湾国防医学院毕业、从事护理工作。

:台湾新闻学院、美国时装广告学院毕业、美国知名广告设计专家。


     

        

        第二:2017年8月22日,深圳一名23岁的青年想上学不成跳楼。原来,青年早年因家庭经济不佳,初中就辍学出来打工补贴家用。后来他想重新入读中专学些技术,虽然家庭经济已好转,但他却依然遭遇了父母的反对。

    

        作为一个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想必他通过观察周围的人,早已了解到自己倘若再不努力一把,就会无法脱离当下的生活一生都要为生存而战,可现实却又给了他重重一击。家人的冷漠让他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后半程,这种对现实的无力感,最终导致他走上绝望的边缘。

这两个例子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对待孩子上学问题上截然不同态度。


我们很多人都会直接的认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原因是因为钱。也可能是。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寒门的孩子想跳过龙门,其重点不是在“寒”而是在“门”。

门——即是父母及家族亲人的眼界、学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因素都对后辈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在古今中外都有鲜活的实例。比如,曾国藩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


曾国藩终生注重家庭教育,强调持家教子,修身立志,对子孙严格鞭策,不厌其烦,以身垂范,并且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这种独创的家教理论和方法也造就曾氏家风,使得其家族人才辈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家族文化。曾氏家族至今190余年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有近两百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众多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和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成了一个名声远播的华夏望族构。

曾氏家风习习,其后辈不仅完整继承,并且顺应潮流有新的发展。如曾国藩儿媳妇、曾纪鸿夫人郭筠秉承先人遗训,勤俭治家,手书《曾富厚堂日程》告诫子孙不染纨绔习气,力求自立自强,并要求子孙天天做到,时时遵守。

罗斯柴尔德家族从一名银行的普通职员成长为今天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 。

如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前10的投资银行。据罗斯柴尔德集团母公司2010至2011年年报数据,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资产为96.5亿欧元。中国人对罗斯柴尔德的追捧,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宋鸿兵的《货币战争》。


我们常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有些家族能长盛不衰。原因就在于,其家族中代代传承的习习家风。


2016年,哈佛大学教授帕特南和他的团队在花了数年时间,研究了107个美国出身于工人阶级和中上阶层的年轻人,出了本书《我们的孩子》。

:“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

在这本书中,只为揭示一个真相:代际之间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是的,父母所处的阶层对下一代的影响远超我们的设想。这种影响往往不只表现在金钱上,还包括稳定的婚姻(安全感)、充裕的时间(陪伴)、强大的社会关系网(资源)、父母的教育学识(眼界)等等。

阶层跨越,像是一场家族代际之间的接力赛。你,才是你家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普通家庭的子弟很多时候并不缺乏努力的决心,缺乏的只是看清方向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如果没有家族长辈及外来资源的补位,往往在人生的关键时候,决定了年轻一代完全不同的人生走向。

有一个无法忽视却最容易忽视的现象是,家族代际之间的差距会不断累积并放大的。


某电商平台显示对于育儿教育等书籍的购买60%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起跑时就已经领先其他人一大截。

很多家庭总是把希望交给下一代,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家庭,父母首先不能放弃的就是对自我的要求,不论是物质还是认知层面。而我们中的多数人,有一天(也许已经)成为另一些人的起跑线。


与其担忧“寒门再难出贵子”,焦虑自己的后代输在起跑线,莫不如好好努力生活,不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也不抱怨上一代不努力,而是做好自己,让自己的家庭不被折叠,以保证后代不掉落阶层并且还有个更好的起点。

    

但凡“尽力”争取过的人生,或好,或坏,都是最好的安排。跨越阶层,是一场家族的接力赛,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尽全力跑好自己这一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