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联盟新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手》读后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手》读后感

2021-08-24 04:46:05


  第 38 篇 原 创 

 英语 | 阅读 | 电影 | 旅游 | 生活

 

2017.10.10



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作者:万维钢

出版年:2017年9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数:319页

豆瓣评分:9.5

推荐指数:★★★★★


万维钢的这本新书《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主要是他在 “得到” APP “精英日课” 专栏过去一年以来的文章精选集,汇总了他解读的几本最新的英文书(大部分国内还未引进中文版)、一些国外杂志期刊以及科研论文的读后所思所感。


万维钢本人就曾是个物理学家,现在是科学作家,写过的书还有《智识分子》《万万没想到》等,所以他比较擅长用理工思维来阅读思考。


本书选取了七本万维钢精读的新书,均让我有“窥一斑”却意犹未尽之感,其中有两本书则让我有很强烈的“见全豹”的欲望,所以接下来会希望自己找时间从头到尾也精读这两本书。



这本书的中文名暂译为《巨人的工具:亿万富翁、偶像和世界级表演者的战术、习惯和日常》,作者是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还写过《每周工作4小时》等书,万维钢认为《每周工作4小时》这本书有点浮夸,但《巨人的工具》这本书并不是 Tim Ferriss 自己的思想,而是他播客名人访谈节目的内容编排,所以他觉得还是很值得看的。


而我呢,仅从万维钢选取解读的几位人物看来,也颇觉有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这么三个:


呆伯特系列漫画作者 - Scott Adams


Adams 分享的最有价值的3条经验中有关 “灵感” 部分的内容:

怎么写,写什么。要有大量的想法做后盾。


Adams 获取新想法的方式是:先清空大脑,再用新信息灌满大脑。


这一点很好理解,不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 “空杯心态”么?不放空自己,新事物就不能进来。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常会不自觉的就自以为是了,做不到时时清空自己,接纳新事物。


此外,Adams 对于如何判断新信息是否值得作为素材,更是有他的理解:

信息浏览的过程,根据身体的反应来判断信息是否值得作为素材,因为大脑容易想太多,容易过度拟合,而身体则是自然反应。


比如,是不是不由自主地笑了?肾上腺素激增?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


那就说明这个信息是好素材。


我读这段内容的时候直接就有拍案而起的冲动,真是说的太对了有没有?想想我们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有摘抄过好词好句吧?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句子?不就是因为读的时候产生了情感波动与共鸣吗?这便是英文里所说的 “Aha Moment”, 中文的 “原来如此”  之感。


媒体策略师 - Ryan Holiday


Ryan Holiday 的“画布策略”,就是你发现别人要画油画,你给他找个画布让他画。


“画布策略”的关键是在工作上给人帮助,给人铺路,让别人能把事做得更漂亮。然后你把功劳也给对方。


Be lesser, do more


风险投资人 - Chris Sacca


Chris Sacca 对挑战的分类有他自己的标准,很在理也很实用,但这里不多提。我更感兴趣的还是他面对压力的方法,是反复对自己说一句话:今天晚上我还是会回到我的床上。


这和《飘》里的斯嘉丽说 Tomorrow is a new day 有异曲同工之妙。生而为人,难免七情六欲各种烦恼,但无论有多么“山穷水尽”,前方总会“柳暗花明”。有些时候,累了想不通了就暂缓脚步歇一歇,永远记得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万维钢虽然只解读了几个人物,但很多观点是我平时不曾留意到的,正如俗语所说,“要想看得远,则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还有什么方式比阅读巨人的经验总结更有效的呢?



这本书,同样也还没有中文版,暂译为《亚当·斯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一个对人类本性和幸福的非常指南》,作者拉斯·罗伯茨(Russ Roberts)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


亚当·斯密很出名的两本书,《国富论》的关键思想是 “看不见的手”,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道德情操论》则强调人要有道德。


然而对于这两本书,我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凡是学经济学的必然会讲到“看不见的手”及市场经济等概念,感觉是“非常熟悉的陌生词”,却没想到居然还有经济学家(熊比特)曾提出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 “亚当·斯密问题”:

人到底是该响应 “看不见的手”的号召,一心一意谋私利呢,还是该响应《道德情操论》的号召,追求道德呢?


对于这个问题,Roberts 的解释却是再清楚明白不过了:

《道德情操论》其实就是讲怎么跟熟人相处的书;而市场和“看不见的手”,那是陌生人之间的事情。


面对具体的熟人就多谈谈道德,面对抽象的陌生人就多谈谈利益,这并不矛盾。


我想,这便是读书读的透彻与否的区别吧。会读书的人总有办法三言两语便悟透真谛。诚然我们每个人的解读能力与认知水平都不相同,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多读书,多读大师的书,借他们的解读来理解很多我们悟不到的道理,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亚当·斯密承认人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注意区别自私(selfish)一词。自私是根本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自利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愿意帮助别人。


怪便怪在我们的中文里也总是将自私自利摆在一起说,这便使得我们自以为是的觉得这两个词都不是好词。可若是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难免有醍醐灌顶之感:人可不都是自利的么,这样才符合大多数人的天性呀。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语,“人总要先学会自爱,才能爱别人”。


亚当·斯密还有一句话:

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 


人天生不但希望被爱,而且希望自己是个值得爱的人。


万维钢对此的解读是:对聪明人来说,想要被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值得爱的人。而要让自己值得爱,一个最基本的功夫是做事得符合一般的社交规范: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是 propriety,用现代英语说是 appropriate,翻译成中文就是 “得体”。


亚当·斯密提出,合理的社交方式,是与人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大的坏事和小的好事。你失业了自己很难受,和朋友分享,朋友肯定不会像你一样难受,那么你为了跟他的感情同步,就会表现得得体一些,把自己的难受也降低一点 -- 这对我们改善情绪就很有好处。自己有个什么小喜事分享一下,让别人也高兴一下,也很得体。


“感情同步” 这个说法我也是第一次从这里看到,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不开心的事情和朋友诉说一下,能为自己的情感宣泄找个出口,不再堵在心里,所以会好受点,却从来没有往这点上去多想。对于这里提到的分享大的坏事和小的好事所带来的“感情同步” 有助于改善情绪,其实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一知半解的,所以特此写在这里,在脑海里留个印象,等自己看完这本原著后看看是否能有不一样的领悟,亦或者是静待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否有所验证。


除了这两本书的精髓内容外,还有一些新颖观点上的收获,比如:

工业设计之父Raymond Loewy 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地前卫,只要能被人接受。

MAYA 原则: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


喜欢 = 熟悉 + 意外


在重要的事情上保持敏感度,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放松敏感度。避免“过度拟合”,就得“难得糊涂”。


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其实是成功的近义词,两者都意味着要走极端。


所谓成熟,就是能接收小概率事件。

成熟度 = 对小概率事件的接受程度。


但让我最眼前一亮的则是关于“精英水平的道歉”这个观点的解释。


我们对于道歉并不陌生吧,可是我们却从来都没有想过问自己这么一句:当我们想道歉的时候,我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万维钢通过解读《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真正的道歉需要什么》(What a Real Apology Requires by Joseph Grenny)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分析角度。


文章作者 Joseph Grenny 认为:

道歉应该是你个人从这件事上吸取了教训,从而获得了进步的结果,而不应该是对别人施加影响力的工具。


仔细想想我们从小到大,当我们要道歉的时候,我们真的是从内心里反省了吗?还是为了平息他人的怒气,亦或是为了让自己留个“知错能改”的好印象?


Joseph Grenny 认为,只有当我们分析和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我们的道歉才配得上被人原谅。他总结了一个好的道歉要有三步:

1. 明确动机:不是为了赢回别人的信任,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


2. 学到东西:态度有问题解决态度问题,能力有问题就解决能力问题;


3. 提出道歉:说明我们的错误,也说明我们的改变,但是把是否原谅的决定权留给对方


这个关于道歉的新解读,让我也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能深刻的理解“吾日三省吾身”的真正意义。特别是最后一点“把是否原谅的决定权留给对方”,这会让我们更聚焦于道歉对于自身的真正意义,而不是纠结于对方的原谅与否。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与内容,以及一些新颖别致的分析角度,都很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再慢慢地去琢磨套用。对我而言,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相信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因为时移世易,因为我们的思维认知在不断的升级变化中,所以哪怕暂时有读不明白或者无感的观点,也有可能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更多更丰富后,会有某一瞬的醍醐灌顶之感。


多读好书,静待生活的检验。


 英语 | 阅读 | 电影 | 旅游 | 生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