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联盟新闻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笔记3·机构投资者的劣势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笔记3·机构投资者的劣势

2021-08-23 19:33:27

阴跌阴跌阴跌之后是暴跌。


马上就有人


在很多散户眼里,基金的进出,机构的龙虎榜,信托的力量,比天还大。


同时,散户也把“总有刁民要害朕”和自己的“南海心”发挥到极致,不是每天躲在阴暗的被窝里叵测别人的阴谋,就是每天心系国家经济安危、担心股市能否健康运行。


其实潜意识里就是在安慰自己,“这不是我的错”。


但是对我来说,很多信托选的股,很不错啊,至少比瞎操心的散户选的股好吧,如果真的是信托被迫抛售持股,不计成本,难道不是好的买入机会?


我未来两年的目标,是要把目前的39个持股,扩充到100个。现在还差61个,如果24个月完成任务,需要每个月买2.5个,再考虑到一部分买入的品种还会因为改变想法反手清仓,基本上,我需要每个星期发掘一个新股票,才能完成任务。


我把持股组合扩充到100个的目的有两个:1、疯狂的学习 。2、疯狂的向偶像彼得林奇致敬。


大跌,是一个好的新年礼物,可以加速这个进程。


说到信托,就不得不把我今天要分享的笔记,和最近一些中国市场的现象级事件联系起来思考。


本篇笔记,来源于《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第一部分“投资准备”的第二章,“专业投资者的劣势”。


彼得林奇,在基金从业20年之后,执掌全美最大的股票基金,总结出机构投资者的以下劣势:


1、研究困境。


大部分研究员只研究大公司,因为研究员也是喜欢大主顾的,大的基金公司,因为规模和流动性的关系,只能固守在指数成分股或者大蓝筹股中,如果一个研究员,拿出来某个不知名的小盘股,甚至都没有主顾会感兴趣,因为一个表现优异的小公司,即便是大幅度上涨,对整个基金的净值贡献,也是微乎其微的。


(目前A股市场,也非常明显的出现了这种趋势,漂亮50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而中小创因为新股发行加速,研究员的覆盖率越来越少了)


第二个问题是,研究员其实生活简单又忙碌,往往离真正的消费市场非常远,比如销售长筒袜的Limited公司,直到涨了18倍之后,才有分析师开始对这个公司的业务感兴趣,开始跟踪分析。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甜甜圈公司Dunkin上,还有殡葬服务公司SCI身上。


而作为一名业余投资者,其实我们是离真正的消费市场最近的人,处于销售末端最敏感的毛细血管市场,往往第一时间感受到新产品的变化,并能够抓住投资的机会。


2、基金经理的个人风险。


基金经理有很多禁忌,当业余投资者在忙着找大牛股时,基金经理往往在寻找拒绝买入的理由,比如“公司规模太小”,“没有评级”,“行业没有想象力”等。


基金经理倾向于随大流,买入知名蓝筹股,如果买了IBM,然后它的股价下跌了,客户和老板的问题是:“该死的IBM公司最近是怎么搞的?”但如果买的是某个不知名的公司股票并且下跌了,他们就会问:“该死的你是怎么搞的?”


3、多样化的风险。


投资业绩多样化,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如果两个客户,从同一个基金公司买了两个不同的产品,结果基金业绩出现明显的差异,那么基民就会质疑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而且基金公司也会陷入利益输送的道德风险里。


所以,大部分基金公司,会努力的避免基金经理自由发挥选股,而是通过建立一个经过投资委员会批准的股票池,规避投资的多样化行为。


4、股票池的问题。


选股是个艺术创作,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如果一个股票池的100个股票,每一个都是由不同的分析师或者行业专家推荐的,这还不错。


最可怕的是,真正纳入股票池的,往往还需要经过投资委员会的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委员的一致同意,那么纳入股票池的,往往是股票里面的“老好人”。因为众望所归,往往是平庸至极。


5、掩埋罪证。


相比较直接销售给老百姓的公募基金,很多社保、养老、保险、信托基金的经理人,还要经常受到投资人的拷问,最最难的,是向投资人解释,为什么这个股票赔了。


所以,老练的投资经理人,会不分青红皂白,把目前暂时赔钱的股票,全部卖掉。这样,每次提交季度报告的时候,就能避免那些亏损的股票,出现在持股列表里。


这种操作的缺陷也是巨大的,经理人把掩埋罪证的行为变成了短线交易,以至于再也没有机会贯彻长期投资。



6、规则限制。


美国证监会规定,一家基金公司所有的基金产品,归集起来,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其总股本的10%,一只股票的投资总额,不能超过任何一个基金总资产的5%。


这个规定,本意是好的,主要是防止基金公司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想一想最近的乐视网,那些重仓乐视网的基金,为了防止赎回潮,不得不把乐视网的估值下调十几个跌停板)


这个规定,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卡尔•伊坎(Carl Icahn)这样的华尔街之狼,就是这样一个令所有美国上市公司都害怕的凶狠野兽,他最知名也是最娴熟的攻击手段就是“突袭企业”(Corporate Raid),即大量买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成为战略股东,通过行使股东权益迫使公司做出各种调整,比如改选董事会,清算核心资产,大额分红,涸泽而渔等。


(在万宝之争中,2016年6月26日当天万科公告,收到宝能系要求罢免包括王石、郁亮在内的万科10名董事、2名监事。至此,宝能系亮出了底牌,旨在终结万科的“王石时代”。宝能系资金,作为华尔街之狼的中国版,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行业规管问题。


(2017年末的资管新规又直接导致了广汽集团的一次跌停,里面规定,同一金融机构发行的全部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者证券投资基金市值的30%,全部开放式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 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全部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


哈,如果你觉得规则限制只有这么多,那么就太天真了。基金公司的规矩千奇百怪,比如不能投资流通市值1亿元以下的公司,不能投资上市时间3年内的公司(比如说,欧派家居,很多基金公司就限于不允许买入刚上市一年内的股票的规定,无法买入),不能投资大股东持股超过50%的公司,(在中国还有不能投资东北的公司,河南的公司,福建的公司等种种奇怪的传统),不能投资有工会的公司,不能投资分析师少于10个的公司等等。


7、高买低卖的损耗。


当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从很便宜,上涨很多倍时,大型基金才允许开始买入它的股票。


很不幸的是,如果这些公司,在市场行情不好或者暂时的经营困难的时候,往往会被降低评级、停止跟踪、被剔除指数,这又意味这它们在低价的时候,又被基金集体抛售。


8、流动性问题。


当一个100亿的基金,股票池里只有50个股票,每个股票还不能超过自己持股的5%,也不能超过上市公司股权的10%(如果基金公司的其他基金已经占了额度,新基金能买的股票额度就更少了),那么,基金经理操作起来就太难了。


资产规模大的基金跟所有体积庞大的物体一样存在天然的缺陷,移动起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林奇在最后,特别加上了一句话,“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投资业绩,我必须感谢我寻找到的那些大牛股,包括新兴的快速成长股、困境反转型企业、冷门股,我想要买入的,恰恰是那些传统的基金经理人努力回避的股票。换句话说,我将继续尽可能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选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