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书籍推荐 >做投资究竟需要多聪明?

做投资究竟需要多聪明?

2023-06-05 09:59:46

"投资银行在线"是一个资本与项目对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围绕“早期投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并购退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bp@pelist.com。

今天大盘又跳水了,在牛市呼声又起的时候。

不得不承认,想要把握大盘的节奏,结果往往总是充满徒劳的无力感。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结尾,主角1900说: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

资本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

又快到了11月的褚橙季,多少人知道背后是当年锒铛入狱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从打造了盛极一时的红塔集团,,74岁携妻种橙。

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去问他,“为啥事总做不成?”

他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投资本应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在个人心智、社会经验和商业直觉尚浅之时进入这个行当,会非常辛苦,但很多年轻人本末倒置了。

从社会学角度去考虑,富人喜欢保持现状并改善,而穷人总是期望改变,哪怕前途未卜。你不需要一个博士学历就可以弄明白,入门槛较低、造富神话频出的股市如何成为赌徒聚集之地。但二八定律决定了,股市从来就不是赚容易钱的地方。

beginnerlucky是每个领域都有的。但股市一直开着,不怕你赢钱,就怕你不来,之后的回忆多半是不愉快的。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话,对此我深有共鸣:Mostpeopleoverestimatewhattheycandoinoneyearandunderestimatewhattheycandointenyears.

大部分人都高估了自己在一年里可以做到的事情,同时又低估了自己可以在10年里完成的事情。

股市不是不可以赚钱,但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欲速则不达。一天3个小时的投入,一年365天,10年是1万个小时,这与10000小时理论是多么惊人的巧合。

对股市的认知,通常有四种阶段: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而又愚昧无知;

2、知道自己不知道多次“关灯吃面”,开始学做小学生,不断求知探索;

3、知道自己知道开始发现一定的规律,认知得到提升;

4、知道自己不知道敬畏谦卑,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遗憾的是95%甚至更多的人都处于第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状态或止步于探索规律、提升认知之前,既输了钱又浪费了时光。

▌二、

,“不要问社会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社会做什么”;同样的,想要在股市赚钱,“不要问股市能为你带来什么,而要问你为股市付出过什么”。

今天你问一些老股民代码后面的公司做什么业务,他多是望文生义,即使侥幸答对了,再问他行业还有哪些同类公司,各自发展情况如何,他们多半呆若木鸡。

知道一个事物的名称,并不等同于真正理解它,什么都“懂”恰恰是什么都不懂。因此他们只能看到个股涨跌,却从未理解深层次的逻辑。就像转经筒上的蚂蚁,全然不知道外界在发生什么。

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在《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提到,父亲很早的时候就教育他一个道理:看见那只鸟了吗?那是一只短雉转鸣鸟,但是在德国它被叫作halzenfugel,在中国他被叫作ChungLing,即便你知道它所有的名字,你依然对这只鸟一无所知。你只是对人有一点理解罢了:你知道人们怎么叫这只鸟。现在你看,这只短雉转鸣鸟在歌唱,在教导幼鸟学习飞行,它在夏天横跨整个国家横渡上万英里,但是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辨别方向的。是不是很简单的道理:知道一件事的名称,并不等同于真正理解它。

费曼是这样做的:

1、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拿出一张白纸,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

2、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使用大白话写下对概念的理解,迫使自己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

3、如果感觉卡壳了,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重新有针对性地再去学习相关部分。

4、为了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少的文字将概念解释清楚,也就真正理解了概念的实质。

查理·芒格的“大猩猩理论”说的是:一个聪明人进入一个有大猩猩的房间,解释他的想法是什么,而那个大猩猩只是坐在那里吃它的香蕉。结束这段谈话后,那个解释的人出来时一定变得更聪明了。多么惊喜的巧合。

所见不是所得,放下表象,通过推理、比较得出结论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

当你懂得了一些孤立的概念,生硬拼凑起来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东西的。只有放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它们才能派上用场。

如何建立正确的思维框架呢?

查理·芒格说:在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中,没有一个不是坚持阅读的人。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牛顿的名言则是”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们需要做的一是去学习,二是去思考。学习获得的知识,才能避免无用的思考。

介绍下我获得资料的几种方式:

1、麦肯锡、埃森哲、高盛官方网站上的报告;

2、券商的研究报告、公司调研纪要、电话会议;

3、垂直领域细分网站、线下交流活动;

4、同业内专业人士交流;

荀子劝学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说的是要把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当做学习的契机,好好掌握别人已经整理好的知识才是靠谱的学习方法。

而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不能靠单一学科的认知,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交叉认证。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所以说行业专家也未必能够预知股价涨跌,影响股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消息面的变化、基本面的变化、资金面的变化、资本运作、股东的增减持、情绪面的变化。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股价的木桶,任何的短板都可能导致一笔失败的交易。

而即使你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还有一关要过——理性。

美国应用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提出了一个叫理性商数的指标(RQ),反映了一个人能多好的自主反省、运用知识和思维工具对抗认识谬误等指标。研究显示,在预测事情未来的进展,未来会怎样演化的预测类问题上,RQ更高、IQ中上的人普遍要比RQ较低、IQ更高的人要好。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牛顿在南海泡沫投机中,最开始赚了很多钱,但随着市场的下跌,又赔了更多的钱。在经历了南海公司股价的起起伏伏后,他说了一句名言:“我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运动和距离,却无法计算出人类内心的疯狂。”

在这样一个系统性工程面前,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见过了太多的,“一文读懂XXX”、“一周学会XXX”,“一招教你XXX”对此只能嗤之以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听了《罗辑思维》不代表就读过了万卷书,没有人能代替你自己去思考。

你该做什么,我不知道。只有你知道。

▌尾声: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在这一点上,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解读交易中的“运气”

作者:王力纬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因为重复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是一种对现实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1975 年,塞里格曼做了一个实验,将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并将其分组。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箱子的一侧,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第一组受试者把手放在箱子另一端,噪音会立即消失,第二组无论如何努力,噪音都不会消失。

从事量化对冲、期权与金融工程领域的同行,如果您想进一步参与各地线下专业交流,请添加微信号:AQUANT(加入时请标注:公司+职位+姓名+手机),审核通过后请向我们提交您的名片,我们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我们并将每月定期于不同地区组织小圈子的餐聚茶会(邀请制私人聚会,每次参与人数不超过十人)。中国对冲基金界的明日之星,宽客江湖有请。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端,使噪音停止,而另一组受试者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实验第二阶段,要求拼写几个常见单词,结果发现,原来实验中产生无助感的受试者,很难完成这一简单的任务。

后续的研究表明,当人们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时,通常会从如下三个角度来处理问题,即人(Personal):也许会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也就是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普及(Pervasive):也许会认为问题影响了生活中每个层面;永恒(Permanent):也许会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某项工作上失败,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法救药,最后安于现状。事实上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放弃了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最小的求助者

笔者遇到过一位七岁的心理咨询求助者,在现有的求助人中,他是最小的一位。应监护人要求,笔者上门咨询。与豪华的房子与精美的家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的眼睛:那是一双与年龄极其不相符的眼睛,暗淡而冷漠,仿佛暮年已至。

他的母亲说,一年前孩子并不是这样的,非常活泼开朗。随着沟通的深入,笔者了解到:家长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影响,费了很大的劲,将孩子转学塞进一个所谓的“神童班”。孩子成绩原本还算拔尖,转学后一下变成垫底。家长请了许多辅导老师,花费了高额的费用,孩子自己也非常努力,可是无论如何努力,他都无法摆脱垫底的名次。一年之后,家长发现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每天去学校也是极不情愿,作业也不愿意做了。更让人心焦的是,孩子很难有愉悦的情绪体验,这可把父母急坏了。

听完家长的讲述,笔者一下子明白,孩子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症状。经过建议,家长将孩子转回原来就读的学校,孩子渐渐重拾信心,笑容也重新回到脸上,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开始提高。

年老的交易者

笔者刚进入期货行业时,认识了一位特殊的客户,姑且称她为罗奶奶。她是公司十多年的一个老客户,年近七十岁,满头银发。每周三下午的投资报告会,她总是准时到场,穿着长旗袍,妆容精致,头发纹丝不乱。她带着笔记本,记得很认真——可以说做期货交易已经是她持之以恒的爱好了。

因为罗奶奶的年龄关系,公司对她的账户进行了严密监控,结果发现她的交易成绩居然很不错。罗奶奶告诉笔者,她在刚进入期货市场的时候,也经历过爆仓,不过在最绝望的时候,她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一直努力钻研,调整心态,慢慢摸索和总结出自己的一套交易体系。在笔者离开原来的岗位之前,罗奶奶已经凭借2008年一波大趋势赚到了不菲的盈利,我问她还会继续做下去吗,她笑着说:坚持战斗。

面对习得性无助怎么办

交易统计数据表明,在实现稳定盈利之前,投资者平均会经历三次爆仓强平。不计其数的投资者在一次趋势振荡中屡屡碰壁,于是心灰意冷,选择放弃。因为在连续失利的过程中,“习得性无助”效应开始发力,有人逐渐对自身能力极度怀疑,进而丧失了判断能力,即使遇见胜率极大的机会,也不敢轻易出手。这种情绪还可能从交易中弥漫到工作和生活,进而带来其他意想不到的“麻烦事儿”。面对习得性无助,笔者建议这样做:

1.轻仓实盘。刚开始交易时,将资金拆分成三份,拿出其中一份轻仓参与。在交易中逐渐积累经验,切忌满仓盲目操作,保存有生力量,也给自己留有更多的机会。

2.暂停交易。在开始出现几次连续看反方向的时候,暂停交易,给自己规定一段时间的“冷静期”。因为此时判断能力开始下降,出现低级错误的概率开始飙升,继续出错可能会产生甚至强化消极的自我认识。不做就不可能出错,脱离了相应环境,通过时间上的缓冲,可以淡化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

3.小单尝试。在“冷静期”结束后,通过小单开始尝试,寻找高胜率的机会,切忌急躁翻本,慢慢培养自己,找回成功的感觉,在开始获胜之后,给予自己适当的鼓励,并进行认真总结。

4.写交易日志。很多投资者都写交易日志,内容多是对基本面或技术面的分析,以及操作记录,而忽略了对于自身心理状态的记录。实际上回过头看,有些不可思议的亏损都是受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可以尝试认真体会自己交易中的心理变化,一旦出现心烦气躁等不良体验,立即记录在交易日志中,并分析心理变化的原因,做到全面认识自己,及时调整心态,尽量保持一种相对舒适的交易状态。

期货市场是顶尖高手的竞技场,也是一个成就光荣与梦想的地方。交易有一层玻璃天花板,会让投资者撞得头破血流,直到玻璃破碎掉落。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了放弃,甚至在玻璃消失之后也不敢再触碰。在绝望的时候,请告诉自己,末班车总在绝望时开来,再试一次,也许这一次,你就可以一飞冲天。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皮格马利翁效应

信念的力量

古希腊有一则神话: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位“少女”,并深深爱上了雕塑,于是每日祈祷,最后雕塑真的变成了少女。这则神话故事表明: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是古今中外人们的普遍共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受这一神话故事启发,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的效应,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实验在加州的一所学校展开,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教学更加努力。一年以后,这两位教师所教的学生成绩全校最优,分数甚至比其他学生高出好几倍。实际上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而这两位教师也并非学校最好的教师。

一块玉佩

眼下正是大学陆续开学的时候,笔者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当年高考笔者的数学考了145分。而刚上高一时,笔者的数学成绩却常常不及格。能有这种质的转变,要从一块玉佩说起。

笔者进入重点高中后,接连几次月考,数学成绩都不及格,尽管常常挑灯夜战,一直难有起色。高一期终考试前,一个亲戚送给笔者一块玉佩,说非常灵验,可保万事顺利。考试成绩揭晓以后,笔者惊讶地发现自己进步了十多名,数学考了120分。从那以后,笔者一直戴着那块玉佩,觉得它可以带来“好运气”。在取得理想的成绩后,笔者学习更努力,也更自律,除了数学,其他学科成绩也是突飞猛进。

进入大学校园后,有一天,玉佩突然破裂了,笔者去珠宝店想给它做镶金修补,却被告知没有多少修补价值,因为不是真正的玉石,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工艺挂件。想起过往它带来的种种,笔者不禁莞尔:实际上,在劳累、压抑的三年高中时光中,并不是这块玉佩,而是自己的信念和希望,一直帮助笔者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Z先生

参加工作后,笔者留意到,很多投资者都和当初的笔者一样,喜欢放置一些雕刻摆件,或佩戴手串之类,求得一份心灵的安慰和寄托。的确,在变化多端的交易世界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些绝对真理般确定的规律,故而“运气”一直是我们所祈祷和追求的。

笔者曾认识一位“幸运儿”——Z先生。截至目前,Z先生从未出现在公司风险客户名单上,可以说是风控部门最喜爱的客户类型。几年前刚成为公司的现场客户时,交易成绩非常稳定,操作手法果断老练,交易室中其他投资者都非常佩服他的交易成绩,甚至送给他一个“天生操盘手”的外号。

在一次交流中,笔者偶然得知,当时的Z先生进入期货市场仅仅半年,而且那半年中期货市场处于从振荡到趋势的风格演变过程中,交易难度很大。普通投资者在半年的时间内,常常还处于熟悉系统操作、摸索交易方法阶段,甚至挣扎在“生死线”上,Z先生却交出了一道漂亮的45度斜上交易曲线。

Z先生的骄人业绩引起公司的极大关注,几经邀请,Z先生参加了一场投资者交流会,分享了“幸运秘诀”。原来,进入实盘交易之前,Z先生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模拟盘,模拟交易期间,他设想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应对策略。他展示了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图表,对交易中每一种可能性都做了预设和计算。

在实盘操作中,他的准备和付出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而成功盈利和他人的赞许,也使得他信心大增,坚定地认为自己在交易上具有天赋,并且一定能获得成功,这一切都使他更加自律地执行交易策略,遇到各种情况从容应对,最终取得了稳定的交易成绩。

好运气来自哪儿

很多时候,“好运气”来源于我们自己。我们充满自信的期待和努力,才是成功的终极密码。当我们拥有了良性的自我暗示,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会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和自律,从而维持这种良好心态的连续性。

市场如同一个公正又充满智慧的老师,他会彻底扫视我们的瑕疵和弱点,并给予最严厉的惩罚。但与此同时,当我们变得自信、积极、自律和稳定时,他又会给予赞许和奖励。当我们笃定下单得到市场肯定,及时止损避免极大损失后,除了盈利的喜悦,我们还可以获得自我认同的快乐,进而更加冷静和从容地操作,从而获得幸运的“成功惯性”。

人必须相信自己,因为,这才是成功的秘诀。



申明:文章由本司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系统自动抓取全网最好文章内容自动生成,非人力所为,若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