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书籍推荐 >为什么非得是拉菲1982?一篇文章读懂拉菲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非得是拉菲1982?一篇文章读懂拉菲的前世今生

2021-10-11 20:26:03

转载自微信:Thedrinkers
已获授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起葡萄酒里的顶级佳酿,若以价格作为其身份的标示,那么这个世界上身价贵于拉菲庄的还真不少:柏图斯(Petrus)、里鹏(Le Pin),还有几乎只出现在拍卖市场而在流通市场不见芳踪的罗曼尼康帝(La Romanée Conti),和同属于一家族DRC的塔希(La T^ache)。但在中国,若提到世界顶级葡萄酒,十个人里几乎全部都会回答——拉菲。它真的是没品暴发户的玩物吗?不如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拉菲的前世今生。


· · · · ·

拉菲是什么?


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全称“拉菲古堡葡萄酒”。该酒庄的历史可追溯到十四世纪,一直是波尔多最有名气和实力的酒庄之一,曾是法王路易十五的御用酒。

1855年,巴黎世博会开幕前一个月,,决定向世人展示波尔多葡萄酒,于是委托波尔多酒商将当地最好的酒庄挑选出来,评定等级,好在会场中推广。

时间紧急,酒商们省去了蒙瓶品尝、分轮对决这些啰嗦环节,直接以历年品质、价格和声望来为酒庄分级,短短十几天便拿出一份包含58个酒庄、5个级别的名单。其中,最高的一级庄只有4家(后来增加到5家),拉菲位列其中。

如果说有超过9000家酒庄的波尔多是葡萄酒之王,那这58家(现在是61家)列级酒庄就是俾倪众生的皇冠;而评级最高的几家一级庄,自然是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了。

虽然在首个由国王亲自盖棺论定的酒庄分级中获评一级,但拉菲当然不会躺在这种历史荣誉中睡觉,毕竟酒是一年一年酿的,持续不断出产出佳作才有说服力。拉菲以及其它几个一级庄在往后的日子确实保持着超越同侪的整体实力;尤其在各种评分系统流行以后,它们的正牌酒在大部分年份都获得高分甚至满分。


· · · · ·

为什么中国人爱拉菲?


按理说,即使拉菲如此优秀,它也只是五个一级酒庄之一,论品质,其它四个酒庄与其不相上下,更遑论还有波尔多右岸、勃艮第、纳帕谷、皮埃蒙特等优质葡萄酒产区的顶级酒庄。

实际上,自古以来,五个一级庄就是并驾齐驱的。我在法国一家酒庄的博物馆里看到一本1937年的豪华邮轮上的酒单,四个波尔多一级庄(木桐当时还是二级庄)赫然在列:最贵的拉图50法郎一瓶;拉菲和侯伯王并列第二,45法郎,玛歌和木桐各自40法郎。

但在中国(包括港澳地区),情况就很不一样:看一下在权威葡萄酒价格网站“wine-searcher”中,五个一级庄的“世纪年份”——1982年,在香港的平均售价吧。


而这还是2012年中国高端消费市场遭受“限奢令”打击以后的价格了——在2010年前后,拉菲1982的单瓶售价攀升到超过8万元人民币。

拉菲在中国走红的原因是众说纷纭,但其本身最注重建立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推广,是个大前提。另一方面,从198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腾飞,高档葡萄酒消费有极大需求,于是拉菲顺势上位。进入新世纪,富起来的温州商人也加入了追捧拉菲的行列——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以富有经商头脑而闻名,自己享用拉菲之余,也将手中的存货炒作起来,谋求高价出手的空间。拉菲价格节节攀升也不足为奇了。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大家热捧的是拉菲而不是其它呢?据说,因为法语单词的发音规则与英语有大不同,其它几个一级庄的名字都没那么容易发音,但是“Lafite”这个单词就简单得朗朗上口,而且翻译成“拉菲”,说出来时嘴唇张开,音调上扬,正符合有钱人意得志满的气势呢。

尽管老外们没有搞懂中国人为什么热爱拉菲,但他们还是对中国人的爱给予了热烈回应,比如拉菲在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意义深远的2008年份酒的酒瓶印上了红色“八”字,算是给足中国人面子了。


在去年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特别国宴上,,但1997年是中法关系有突破性发展的一年,,而这是两国建交以来,中法关系的最高定位,因此更有纪念意义。


而据英国政府酒窖的主管亚历山大称,当政府需要招待来自中国的代表团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1988年份的酒;如果来的人级别够高,他更会祭出拉菲1988。

· · · · ·

1982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世纪年份?


欧洲大部分葡萄酒产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来规范葡萄种植,以尊重风土和产区特色。为了忠实反映每一年的天气状况,即使在气候不理想的年份,基本也不允许通过诸如灌溉之类的人为手段去改善葡萄的质和量。在这种看天吃饭的制度下,好的年份便显得弥足珍贵。

1982年的夏季,波尔多的气候是炎热而不干燥,让葡萄得以较早成熟;收成时恰逢阳光灿烂,几乎没有雨水——这对葡萄来说是相当完美的气候。

近半个世纪以来,波尔多当得上“世纪年份”的也就只有2010、2009、1982、1961这四个而已。拉菲1982从1990年代初进入适饮期,正值风味上的巅峰,又碰上了香港经济活跃,有钱的人们爱它,就有点舍我其谁的味道了。

彼时,拉菲1982简直是港产片里有钱人的标配,从赌神到古惑仔,从马来西亚拿督到上市公司高管,每个人一开口,必点这瓶酒。

比如杜琪峰《放逐》里的澳门古惑仔“蛋卷强”,跟另一个江湖大哥谈判时,对方想请他喝著名的葡萄牙桃红酒“码头老鼠(Mateus Rose)”,“蛋卷强”不屑地强调:


而在《古惑仔·龙争虎斗》中,马来西亚拿督飞到香港,在夜总会和陈浩南谈生意,开口就点了几瓶拉菲1982,还要记在自己账上。剧组准备的道具酒瓶看着像是真的,但那酒体的颜色太坑爹了,分明是用葡萄酒汁调的。

杜琪峰的另一部戏《单身男女》,上市公司高管要跟女神表白,便将其带到高级餐厅,点了瓶拉菲1982,还指定要醒两小时。但可能是因为面对女神,心中惴惴不安,高富帅竟然用一种不正确的方式“打开”了拉菲。

先美美地吃了个甜点,然后再喝拉菲1982!高档的红葡萄酒最忌和甜味的食物一起吃了——当你的味蕾被甜点占据时,不管接着再喝拉菲还是罗曼尼康帝,都只能感到极度的酸爽!醋一般的酸!


显然女神也看出来高富帅把好酒给糟蹋了,于是不屑一顾地离去,跑去找那个喝尊尼获加黑牌的暖男了。

所以,即使你买得起拉菲1982,也别急着拿去跟女神显摆,先温习一下酒饮知识。不然,哪怕是喝黑牌的男人,只要颜值高,都分分钟完爆你。

· · · · ·

拉菲1982究竟有多少瓶,为什么还没喝完?

随每年的气候不一样,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年产量在18万~24万瓶之间浮动(按照750ml一瓶的标准瓶来计算)。我没看过1982年的具体产量数据,但应该在此区间内(别把拉菲的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以及罗斯柴尔德集团旗下那些三四线酒计算在内)。

很多人直觉上会觉得,哪怕拉菲1982产量达到24万瓶的峰值,到现在2015年,33年了,全世界这么多爱酒之人,再加上中国那么多有钱人爱喝,还不得把它喝光了?

但是请考虑一个因素:很多饮家同时也是葡萄酒的收藏投资者,他们买了酒不一定马上喝,而会储存一段时间,静待升值,尤其是1982这种“名庄+传奇年份”的组合,升值潜力更高。到了巅峰的适饮期,当初买了两箱的人便自己喝一箱,另一箱升值个一两倍再卖出去,酒钱就回来了。接手的那个人,往往又等上几年,自己喝一半,又卖一半。


另外,除了真正喝这款酒的人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葡萄酒投资公司,尤其那些历史悠久、树大根深的,别说1982了,1952的拉菲都还会有一些存在仓库里,哪怕有合适的价钱,他们也不会一次把某种酒沽清,做这种生意的,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尤其是耐久经存的好酒,简直是抗通胀利器,当然得慢慢卖。所以,有收藏家和投资公司的存在,拉菲1982的消耗速度远比直觉上要来得慢。


我在社交网站上这样解释时,有朋友认为这只是推测。但实际上这不是推测,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对待那些有升值潜力的酒,不仅是我,整个行业都是这样做的。纪录片《红色情结》采访了老牌酒商Mahler-Besse,我把下面一些对话截图了,一目了然。


另外你还需要考虑:物以稀为贵。每当人们喝掉一瓶拉菲1982,都会让存世的拉菲1982数量减少,导致供需进一步不平衡,于是剩下的拉菲1982会继续涨价,进而,喝得起它的人会越来越少,它的消耗速度会越来越慢。

以上足以证明,拉菲1982年份,肯定有真货。


但是,买酒人还得面临一个复杂得多的情况——假酒盛行。目前,一个品相完好、酒标没有损毁的任意年份的拉菲酒瓶,回收价高达3000人民币,而拉菲1982的空瓶,更在4000以上。回收空瓶拿去干嘛?当然是重新罐别的酒进去,当拉菲卖咯。要是骗不懂酒的土豪,随便灌点昌黎勾兑型“葡萄酒”进去就好了;如果骗行家,舍得花点钱灌瓶2000元的波尔多好酒进去,也不是那么好分辨的。


什么鬼!?竟然分不出来!


没错,你选几瓶波尔多2级庄的好酒,再选一瓶年份与之差不多的拉菲,都蒙上瓶,让常喝酒的葡萄酒爱好者来尝,他们有很大机率分不出哪个是拉菲。另外也有很大机率——他们觉得拉菲不是里面最好的。

· · · · ·

为什么1、2千元的好酒和3万元的拉菲会不易分辨?


拉菲是典型的波尔多左岸风格,果味丰富、酒体扎实而平衡、单宁集中、余韵非常悠长。而波尔多有这种风格的酒庄简直一抓一大把——论细节上的表现和变化度,可能它们都比不上拉菲,但要模仿拉菲的风格,并不难。


而那些波尔多二、三、四级酒庄,可能大部分时候比不上拉菲,但要是田忌赛马一下,用它们的好年份去对比拉菲的平庸年份,差距就非常小了,甚至会胜出。

如果二级庄和拉菲都拿出自己评了100分的绝佳年份,在短时间内也难分胜负。以我个人经验,在开瓶7、8个小时以后,好年份的拉菲才会靠着其坚挺度和稳定性产生明显优势。而两者的价格,却天壤之别。

那下一个问题就来了:

· · · · ·

“小拉菲”是怎么回事?


国人说的“小拉菲”,其实特指拉菲古堡的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


很多顶级酒庄都会有“正副牌”这样的产品体系。以拉菲为例,下图左边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是正牌酒;而右边的Carruades de Lafite就是他家的副牌酒。“正副牌”是既要保证品牌品质而又尽量不牺牲效益的做法。拉菲酒庄有上百公顷葡萄园,每颗葡萄藤结出的果实是不一样的,它毕竟是农产品,没有整齐划一这回事。为了保证品质,酿酒师必须在收成中精挑细选,筛选出最好的、可以用于酿造正牌酒的那部分。每年用于酿造正牌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葡萄大概只占收成的30%。剩下的葡萄也不能浪费,于是便大部分都用来酿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以较便宜的价格出售。

因为Carruades de Lafite(也就是小拉菲)和正牌拉菲古堡的酿酒师、储存条件都一样,又是同一品牌,因此价格异常坚挺,近年的零售价也分分钟超过5000元。比波尔多二级庄都高出几截。

但不要忘记,葡萄酒的品质是“七分葡萄,三分酿造”。尽管大、小拉菲的葡萄来自同一地块,但经过严格筛选以后,品质是有大差异的。对真正的葡萄酒饮家来说,大部分名庄副牌酒其实是鸡肋,品质高不到哪里去,却又顶着个名门出身,价格高企。


此外,我在上一篇文章说过,拉菲是个进取的野心家,满世界地开酒庄、生产挂上了拉菲牌子和罗斯柴尔德五箭标志的中低端酒去攻陷大众市场。这些零售价普遍在100~300元之间的餐酒论品质当然远不如真正的大、小拉菲了,也没什么长期储存升值的潜力,就是个即开即饮图个爽快、挂着拉菲的名字有点增值的酒。但是国内的很多葡萄酒销售会跟一知半解的消费者说:“这就是小拉菲。”哄人几箱几箱地买,还说以后会升值。就在我的朋友圈里,着了道儿的人都不只一两个。对于这些无良葡萄酒销售,我们只能竖起中指。


大家可以再好好看一下上图真正的“小拉菲”的真容。如果单纯为了享受酒的味道,我不太推荐你买,因为品质不怎么值这个价(你要招待些好面子的贵宾那另说)。即使要买,也别被忽悠,错把“拉菲传奇”、“拉菲传说”认作“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

为什么味道只是好一点,价格相差十几倍?

因为在消费领域,总有一小部分金字塔塔尖产品的价格会“不合理”地“虚高”,毫无性价比可言。其实它们的价格是由富人的消费力决定的,所以会出现一件100分产品比99分产品贵几倍的现象。富人消费力有多大,这些产品就有多贵。顶级产品是富人彰显财富的手段,是把最富的人与其他人区分开的标志;同时,它们也是保护财富的工具,万一遇到什么问题,卖几幅梵高的画和几瓶拉菲1982,钱就回来了。


当然了,富人对顶级产品的偏好会改变,过去20年是波尔多时代,所以拉菲能热炒得那么贵;现在又开始流行勃艮第的果香和轻柔酒体了,于是勃艮第各大特级园的酒价开始嗖嗖地涨。勃艮第的头牌酒庄罗曼尼康帝,单瓶价格随便就飙到2、3万,单位是美元。

但时代毕竟越来越眷顾真正的爱好者了,葡萄酒的世界那么大,资讯和国际物流体系都如此发达,只要愿意去学习,你花一、两千元就能喝到不逊色于拉菲的酒了。


———END————

本文已获Thedrinkers授权转载,谢绝任何形式的二次转载。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授权。喜欢本文,欢迎点赞并分享至朋友圈。

本期我们还有这些精彩文章推荐:

《5月封面|冯仑:我和潘石屹他们六个不叫神话,是童话》(回复:01)

《独家|自然的孩子:扎克伯格他们也是这样长大的》(回复:02)

《美国科学家的惊人发现:做这10件事真的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回复:03)

《独家|90后女孩纪凯婷30亿美元身家背后的秘密》(回复:04)

《德国人又玩大了,几分钟视频让你看到工业4.0有多可怕》(回复:05)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