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很大胆地选了一个大题目——“未来10年世界可能的大变局”,其实社会科学的预测功能比较差,主要还是做事后诸葛亮,把过去犯的错误和成功的经验总结一下,以便以后走得更稳。
为了简便起见,我就把所想到的未来十年的趋势归结为十个方面。
1、大国关系更加复杂
尽管我们学者喜欢讲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会把那些非传统安全性问题看得很高,但是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国关系对国际关系最重要,未来十年大国关系要比过去十年更复杂,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大国”很难定义,我只是说从经验角度看,在我这里是指六个国家和国家集团,即、美国、俄罗斯、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行动能力相当于一个大国)、、,但巴西没有算进来,虽然它的体量足以成为一个大国,但是很可惜,它的行动能力比较差。
客观看,六大国中,印会好于俄欧日。俄人口偏少,1.42亿人,出生率只有0.67,一个女人生不了一个孩子。欧洲、人口也在老化。从人口、资源、国家组织能力等角度,印态势要好一点。
从主观上看,未来这六国和六国集团的行为方式其实差不多,首先都要搞好内部式,这是第一。第二是尽量搞好与其他大国关系。把内部事务、国际关系这两件事做好了,然后再去推进自己的国际议程,所以其实大家的行为方式应该是差不多的,主要是三点:内部,然后外部关系,然后推进自己议程。
总体来讲,未来的大国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之间的纵横捭阖,相互参与应该是加深的。对来讲,未来中俄关系、中欧关系大致应该是稳定的,我们比较难处理的是、中日、三对关系。
从美国角度来讲,未来随着力量跟趋近,它会越来越紧张,然后对我们的反应会越来越不那么从容。我本人是研究美国的,从1984年开始专门研究美国,已经33年了。
我个人有一个体会,美国这个国家在变,它现在进入更年期了,原来脾气挺好的,还挺可爱的,很自信的,当然也有点毛病,就是喜欢颐指气使,喜欢指挥人。
美国总体来讲还是好打交道的,因为自信的国家会宽容、幽默,骂它没有关系,骂它反而会自己跟自己开玩笑。现在美国正在变得像,很敏感,喜欢听奉承话,你讲它好话它会高兴,但一骂它它就跟你急,幽默感没有了,没有以前好打交道了。估计以后就是这样,跟美国力量趋同,然后美国脾气不好,两国关系挺难处的。
至于,我个人认为它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难接受崛起的,因为有两个心理是别的国家没有的,一个就是对有愚蠢的种族主义,另一个是有非常深刻的犯罪感。
过去一百多年,学西方,脱亚入欧,学到了一个很棒的东西,就是工业体系。自此掌握了现代制造业,然后工业化做得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不仅是亚洲第一,而且在全世界非西方的180个国家和地区它都排第一,而我们过去有段时间愚蠢地拒绝工业化,主要是晚清70年,对比之下,是朝野同心拼命地学,学得很好,而一再地愚蠢拒绝,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业碾压农业。
这是个事实,必须尊重和承认,然后谦虚地学习改正。但是问题发生在下一个环节,的理论家、、战略家错误地把这一段时间的技术优势解释成了文明对文明永恒的优势,这是偷换概念。进而有一些人比较恶劣,心也比较窄,就把它解释成人比人强。
在这个过程当中,还编造了很多文化谎言,然后一帮愚蠢的知识分子一百年来一直在重复这些谎言。比如人说人马马虎虎,原来没出国我是同意的,后来我去了美国,发现了美国人跟我们一模一样,接着去了俄罗斯才发现,那才叫马马虎虎,后来去了巴西和才知道真正马马虎虎的是他们,而且是没有底线的,在大国里面算好的,竟然也被人说成就是特有的毛病,人这个坏呀。
还有一个文化谎言说人不团结,一盘散沙,这个是很影响知识界、。连民国之父孙先生都这么说,我之前也觉得这个判断是对的,后来在世界上一跑,我美国去了一百多次了,别的国家和地区70个左右,后来就发现跟正常人类比,我们其实比他们多数都团结。
然后再看南亚,你看和,它们其实原来是一个文明圈,人种其实都是黑白混血,都是一样的,但现在势如水火。
欧洲的话,我们可以说说斯拉夫人,斯拉夫分三块:西斯拉夫、东斯拉夫,南斯拉夫,西斯拉夫的代表是波兰,东斯拉夫代表俄罗斯,他们之间是相互仇恨,特别是波兰对俄国的仇恨,大家应该都看过布罗津斯基的书《大棋局》,因为他是波兰人,他是知道这个民族感情的,他在书中说波兰人对俄国人的仇恨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不需要教育的。
东斯拉夫是三兄弟,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现在你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仇恨有多大。所以我的结论是这样,我们跟正常人类比,都比他们团结。
另外,人在过去100年侵略,其实是有点心理障碍的,其实它心里清楚是它的文化“养母”。如果大家有兴趣到旅游,别光买东西,别光花12000人民币买一个马桶盖,然后发现杭州郊区生产的,这太蠢了,这是标准的现代蠢货,小清新呐。
大家可以去上野公园旁边看一下国家历史博物馆,你会发现从古坟时代进入王朝是702年,很晚的,在八世纪才从部落进入王朝,是很年轻的一个民族。它接受的东西就是五经博士,从朝鲜半岛传过去的,它的文化是从学儒家开始的,然后再加上汉传,又叫大乘。是它的文化养母,现代化以后上来就打我们,他为了说服自己,也为了震慑人,就要羞辱你,把你说得特别不堪,给自己找一个安慰。
其实今天已经开始面临困难了,因为拥有技术优势的前提是人愚蠢的拒绝学习,只要人开始学习,在技术上赶上他只是个时间问题。技术优势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广义的知识优势的一部分,包括狭义的知识、技术、制度,而这些通过学习过程完全是可以弥补的。
第一件事,他们原来觉得索尼是最伟大的电子帝国,应该是unbeatable,不可战胜的,但现在他们自己会说“where is Sony?”,索尼还在,不过已经成为我们华为的打工仔了,是配件供给商。
再一件事就是的高铁叫新干线,他们觉得我独步天下,我的高铁谁也不可战胜,现在他们清楚地知道高铁比他们好。世界上三大高铁系统法国、、,我们是最好的。新干线最高时速246公里,法国272公里,在不到时速300公里都不好意思叫高铁,我们叫动车。按照的标准,是没有高铁的,你246的时速怎么好意思叫高铁呢?
还有一个的特殊心理,就是他对我们有非常深刻的犯罪感,他绝对知道现在是对不起我们的。从甲午战争到全面,对的侵略特别残酷,它害怕我们有强大的报复感,它有点像那个贩毒分子,犯罪分子被抓可能是死罪,遇到警察是要激烈反抗的,但是假如犯个小事被抓,警察来了可能就很老实。
自己觉得他其实是犯了死罪,特别严重。属于大国里面特别好的国家,认个错其实就过去了,但他就是不认错,所以中日关系未来一定是很麻烦。
关系以后肯定也是很麻烦,因为有冲突,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然后在客观上,我们又是同时崛起,处于战略竞争态势。
2、世界在走向两超多强
第二个大趋势是世界在走向两超多强。不会像美国希望的那样,永远保持一超多强,也不是像我们以前推荐的“多极化”,它是两超多强,不是设计它走出来的。,我们的经济发展比大多数国家还是要快,在此基础上,我们综合国力会稳步提高的。因此我估计未来十年和其他大国应该是会拉开距离的。
经济发展有一个诀窍,就是我们是双轮驱动、双引擎,一个是市场,有一些人天生就擅长搞市场,他们是天生的企业家,特别是江浙一带。我祖籍是浙江的,我有四个堂兄,每个人都比我有钱。这个民族具有企业家天赋,给他市场经济他就可以玩得转,珠三角也有一批这样的企业家。
另外,地方政府每一个党委书记其实都是CEO,整天想着怎么招商引资。这两年,地方政府这个轮子稍微熄了一下火,但是十九大之后肯定会重新启动,我们会回到双轮驱动,我们的经济会更快一些。美国是单轮驱动,只有市场,它玩市场玩的非常好。
总之,世界格局从一超多强走向两超多强,这是一个判断,然后再讲具体一点呢,就是世界治理的主要平台以后将是G20、G7还会存在,但它的作用性是会下降的。还有随着综合国力强大,由推动的一些新的国际机制将会更为重要。比如说亚投行、金砖银行、亚信会议、上合组织。还有一个传言,就是77国集团下面有一个南南合作银行,也快有60年了,然后不死不活,他们急需有效的领导,可能会琢磨着要把这个给改造改造。
另外,有些倡议,像“一带一路”,还有一些理念,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伙伴网络”,日后的影响也会变大。
4、区域会更加分化
第四大趋势是区域会更加分化,未来十年我推算北美和澳洲从国际关系角度来讲,会非常稳定。从国际关系角度,。
欧洲和中东亚也比较稳定,这两个地区矛盾很多,但管理能力比较强,大致能够稳定。中东肯定会更乱,伊朗和土耳其会更活跃,什叶派和会打得更厉害,还加上一个新变数——库尔德人。中亚国家内部都有权力交接问题。拉美外溢效应不大。
非洲我认为可能会向好,情况会比过去十年好。当然,非洲还不具备在经济上自我发展,在安全上自我控制的能力,它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原来帮了也没用,现在帮忙会有点效果。
非洲跟中东的未来发展有点相反,中东会更差,非洲会相对较好。而且坦率来讲,非洲相对较好,的贡献肯定是第一位,真的给非洲带去了工业化。现在大家去埃塞俄比亚,那简直就像一个,到处都是工地、吊车,然后牌子都是两个,上面是中文的,下面是当地文字。
南亚地区较难把握,难点在于,经济增长能否持续?能否慎用权力?经济发展还可以,国际资本看好,外资规模跟接近,但作用比大,因GDP基数大,是五倍多。
当然,本身问题很多,最大的困难是社会需要改革。,但整个社会结构还是前现代社会结构,我觉得这是它真正的问题,它需要社会改造、土地改革,这个实际上是很难的,这些困难它能不能克服我也不知道。
英语确是学习别国的工具,很有用,但没那么重要。人英语并不好,但现代化搞得很好。津巴布韦基本上全民讲英文,但创造了经济史奇迹——通货膨胀世界第一。有13亿人,天天讲英语的也就一亿人,比例很低。
津巴布韦基本上全部讲英文,可是大家知道津巴布韦创造了经济史的奇迹,就是它的通货膨胀世界第一,它们现在已经没有津元了,现在是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国家货币,它废掉津元的那一刻你知道通货膨胀到什么程度吗?
一美元等于3000万亿津元,我觉得这是人类的巅峰。所以你看津巴布韦英文好,它搞得不行;而英文不好,搞的还可以,英语不是一个绝对变量,这个影响因素可以排除。
因为有大机器,出现劳动密集,然后就有了城市化,人类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喜欢搞民主。因为大家脱离了乡村,平时的人生保护就很弱,然后就会有民主化要求。一开始民主化没规矩乱来,谁人多就欺负谁,你欺负别人,所以英国的现代民主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而不是前提。
是反过来的,被英国殖民,是从外来移植来的现代民主和法治,但它的工业化、城市化还在进行中,然后就导致民主化其实对于它的工业化、城市化构成阻碍。
“印吹”们真正拿得出手的是第三个说法:以后人口会比我们多。唯一超过的就是人口,这一点是比较有谱的。但有一个问题,人口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讲,立身资本是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是由你的工业人口决定的,不是人口决定的。1937年全面,本岛就6000万人,咱们这边是5亿,人口对比8:1,但是我们打不赢它。
有一大挑战,就是让其新兴人口适合现代工业,现代工业人口需要解决三个变量,第一,首先人得有上进心,要有working desire工作的愿望;第二,要有working skill工作的技能,因为现在工作越来越复杂,必须会交流、懂技术、会管理;第三,要有working discipline工作纪律,人类的现代化从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而效率提高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科技创新,另一个就是科学管理,科学管理要求接受分工的人要守纪律。
能不能把它的年轻人变成符合这三个标准的劳动力很难说,它的宗教因素很重,它还跟信奉一神教的西方不一样,是,好多神,有人夸张地讲说3.6亿个神。他们信生死循环,能忍耐,就是说你这辈子欺负我,我下辈子欺负你,所以他不着急。
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以前的文明大致分三个取向:一个是环地中海文明圈,它们信奉一神教,是看未来的,拥有一个完满的人格,注重现世;第二是南亚文明圈,它是,看过去的,讲究循环;还有一个就是中华文明圈,我们是看现在的,所以人不会吃亏,你打我,老子肯定要报复你。
咱们人的上进心太强了,我们的working desire太强了。另外我们的working skill也没有问题,中华文化圈对教育的重视在世界上除了犹太文明,没有谁可以跟我们比,就特别重视教育,只要是文明覆盖的地方,都有学区房,你看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都是这样。现在越南也有了,尽管是一样的房子,只隔了一个街区,只要是好学区,就会贵一倍。这看上去是个经济现象,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
小孩的working skill都很高的,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因为现在的文盲率很高,而且脱盲标准非常可笑,卢比上有15种文字,你能用任何一种文字说出自己的名字,就脱盲了。即使这样,45%的成年人是文盲,这恐怖吧。怎么让新生劳动力有working skill是一个大挑战。总之,解决working desire的问题,就要跟宗教博弈,解决working skill就要改善教育体系,实现working discipline,守纪律,就要去克服散漫的传统。如果未来新增的劳动力不能够解决这三个问题,那所谓的人口优势就是经济上的负担,而不是财富。
5、全球治理问题
这说明,全球治理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供给下降了。原来提供全球治理的,是美国和欧洲,现在都有心无力。全球治理的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产生赤字。这个问题会很严重,也逼着必须加入全球治理。
未来十年的一个大背景是世界经济的动力还是不足的,世界经济特别好的时候应该是90年代,那个时候IT革命如日中天,进入本世纪,动力开始变差了。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特动力开始变差,金融危机后更差。未来十年,很难出现类似IT革命的经济增长动力,但同时伴随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之争。
等新兴国家会高举自由贸易大旗,而发达国家主张公平贸易。表面上,这是规则之争,实际是利益之争。未来十年,全球化速度肯定会放缓,但不一定逆转。
另外,过去30年全球化越来越快,一直在加速,未来十年全球化肯定是会放缓的,倒不一定逆转。除了气候变化、贫富分化、资源不足、,还有网络带来的新问题。
6、科技与产业
在科技与产业方面,由于加大投入,人类在科研的总体投入增加,新的科技成果会增加,会产生新的业态。21世纪前十年,针对IT基本原理的运用基本到位,后来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开发,现在我发现人在用别人的技术方面做得挺好的,比如共享单车、淘宝、无现金支付,有什么“新四大发明”,除了高铁,其他都是新业态。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十年应该还不会出现,还是在酝酿中。
然后在科技与产业方面,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未来十年可能会渐渐地出现一个态势,未来主要由两家在竞争。我们人类能想到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量子和新能源。
未来在这五个方向有可能产生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些方面,美国都是最好的。会进入第二梯队,跟欧洲、在一个层次,但很可能从第二梯队中脱颖而出,与美国竞争。、俄罗斯重在参与。
第四次工业革命,肯定已经跟第四梯队没关系了。我估计,未来十年很可能在第二梯队把欧日甩在后面,于是形成在未来科技和产业中呈现双强竞争的态势。
7、新的国际竞争领域
人类竞争,除了传统的陆海空,还会到新领域去,未来会出现新的国际竞争领域:网络、基地、太空、深海。因为我们人类开发的领域会增加,然后竞争领域也会增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陆海空,一定会在这四个方向展开新的博弈。
8、
未来十年跟过去时十年相比,,维持成本会变高。过去十年,大家应该有印象,是非西方困难一点,不太稳定,像中东欧就有,阿拉伯有阿拉伯之春。未来十年,我觉得西方东方都很困难。西方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主流分化,民粹和精英在分化,精英原来主导各种资源,但是现在从特朗普现象、英国脱欧可以看出西方内部出现了民粹和精英的矛盾,还出现了左右更极端化的矛盾。
非西方过去十年不稳定,未来十年还是不稳定,因为非西方的发展家多,很多国家都在城市化,,原来都是在农村,人群挺分散的,不太容易组织起来,会有刑事犯罪,。但是,到了城里面,,要求会提高,组织能力也会加大。城市化和现代化是必要的一步,,会带来问题。
而且,现在所有新兴国家都面临中产阶级这个问题。城市化、中产阶级扩大、教育普及这都是现代化必须做的,。另外还有网络的影响,网络会带来两个世界,一个现实世界,一个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有很好玩的东西,但有很极端的东西,很多人平时生活中很温和,上网后跟变了个人似的,变得神经兮兮,非常极端化。
非西方的很多国家都在城市化,。原来人都是在农村,不太容易组织起来的,。城市化以后,,要求也提高,组织能力也会加强,带来社会与问题。现在所有新兴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
- END -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读后点赞并转发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转发以示支持!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